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696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李迪  孙尧  李绪友  黄苹 《中国航海》2005,(1):35-37,58
随机漂移是影响船用光纤陀螺精度的主要因素。对随机漂移进行建模并在系统中加以补偿是提高船用光纤陀螺及其导航系统精度的关键。本文对可用于精密仪器随机漂移研究的Allan方差法加以改进,将数字信号处理中加窗函数的方法应用于计算Allan方差,解决了某些频段内由于频混造成的随机漂移表征不唯一的问题。通过对光纤陀螺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各种随机漂移的系数,实验证明这是对光纤陀螺随机漂移进行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2.
汪满明 《中国海事》2010,(10):34-36
面对天灾人祸,我们有多少无奈、痛心疾首。面对海、陆、空交通运输高风险的行业特点,在每一次灾难性事件发生过后,我们有多少专家深入现场对黑匣子、事件始末进行过反复论证。本文尝试对"石亭江预案"要素加以分析,以期抛砖引玉,巩固提高我们航运业预案的水准。  相似文献   
23.
船舶在港时间有较强的可压缩性,协调好船方、货主、码头作业和相关部门及单位的工作,是提高船舶在港作业效率,节省船舶在港时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4.
周俊 《中国海事》2010,(12):53-53
文中通过对渔船A被撞沉没后肇事船舶逃逸案件调查,分析了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加强我国海上肇事逃逸追查工作。  相似文献   
25.
林春平  严雄伟 《船舶》2008,19(3):43-45
简单介绍了某电力推进船应急推进系统的设计,对当前应急推进设计展开深入的探讨,并针对当前应急系统设计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案,使应急推进的自动化程度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6.
本文论述了某航运公司的30000DWT多用途重吊船的开发与设计。船型设计既借鉴了其它航运公司同类型船的优秀设计,满足了公司的业务需求。这类型船将提高船队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7.
笔者根据第21次南极考察随“雪龙”号船实航状况调研情况,较深入地了解、分析了船舶现状,阐述了“雪龙”号船改造设计基本构想与局部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8.
三维物探船拖带数字地震电缆能力是衡量物探船作业效率的重要依据。本船在设计初期,为可扩充为三维六缆的物探船。随着设计深入,对于船舶的空间及动力系统,稳性,船体结构强度等进行合理评估,尾部物探作业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为国内第一艘三维八缆作业的物探船。通过对尾部物探作业系统的合理空间位置预留,为升级改造提供了可行的方案。经过此次升级改造,提高了本船的物探作业效率,物探作业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9.
探讨了考虑机械噪声和螺旋桨噪声共同作用下物探船水下辐射噪声有效计算方法,采用基于结构有限元-声学边界元的声固耦合模式直接一体化计算水下总辐射噪声级。建立了某物探船整船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以及流体声学边界元模型。在船体总振动响应分析基础上,将螺旋桨噪声以点声源的形式与机械振动源同时输入到统一声学环境中求解,对物探船水下辐射噪声进行数值预报,给出了物探船辐射噪声指向特性,并比较了两类噪声源一体化计算方法与直接叠加合成方法在物探船水下辐射噪声计算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采用机械噪声与螺旋桨噪声直接叠加合成总辐射声级的方法在工程精度上可接受,但一体化计算是更合理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0.
郭宇  潘方豪  李璐 《船舶》2019,30(2):59-64
浅水锚泊系统的设计增加了诸多挑战,恶劣的环境使船舶具有较大的低频漂移运动,同时锚泊系统需要有足够的恢复力特性。文章针对深中通道沉管船,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在时域下对安装船和沉管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出合适的锚泊系统,并验证了锚泊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同时为以后类似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