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篇
  免费   191篇
公路运输   636篇
综合类   634篇
水路运输   519篇
铁路运输   334篇
综合运输   9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积极应对淡水河谷40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对中国港口行业带来的挑战,从分析中国和淡水河谷铁矿石码头发展现状入手,从硬件设施、运输系统、码头布局等方面论述40万吨级大型船舶对中国港口行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应尽快启动布局规划研究、加强运输系统调整研究、完善相关管理、寻求合作共赢等应对策略,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提高樟树至南昌河段的航道等级,满足快速发展的航运需求,在分析赣江下游重点浅滩—泉港滩群河床演变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了河工模型,利用整治丁坝、疏浚、护岸等工程措施,对该河段2个Ⅲ级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了2个不同整治方案的效果,并优化了航道整治工程的布置。该整治工程于2006—2007年实施。对航道竣工图的分析表明:该河段的碍航浅区消失,达到了设计的航道维护尺度,航道整治效果明显,为全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993.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三峡成库后位于长江上游变动回水区河段内一新型架空直立式码头工程进行建模.建立了考虑面板刚度的空间刚架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提取了有限元静力分析下各种荷载工况各构件的力学响应值,并利用科学计算软件MATLAB编程对数据进行组合运算,得出构件在荷载工况组合作用下各力学响应量的最不利组合值与对应组合类型.找出作为构件强度验算效应值的最大合成弯矩、最大合成剪力以及最大轴力,并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出排架范围内几何尺寸相同构件中受力最不利的构件位置.  相似文献   
994.
以某高速公路立交四跨一联独柱曲线连续箱梁桥为背景,基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对桥梁抗倾覆的相关规定进行研究.利用Midas Civil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该桥的抗倾覆稳定性,并研究了联端支座间距、中支座外偏心距及温度效应对独柱墩桥梁倾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联端支座间距、设置合理中支座外偏心距可有效提升桥梁抗倾覆能力;温度效应在独柱墩梁桥抗倾覆设计验算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95.
The steel tube confined concrete (STCC) column piers of marine structures have been proposed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advantages of STCC piers include the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d core concrete strength. This research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tainless steel tube confined concrete (SSTCC) column piers subjected to axial loading. Thirty two specimens were prepared and tested. Test variables included section shape, steel tube thickness, and concrete strength. Failure modes, axial ultimate compressive strength, strain characteristics, rigidity, confinement effect, and ductility were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in failure modes for circular and square specimens were concrete shear failure and steel tube fracture caused by concrete deformation, respectively. The axial compressive ultimate strength was affected by the tube thickness and concrete strength. The ultimate strength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confinement factor, and the increasing ratio of the circular specimens was five times to that of square specimens. The differences in axial ultima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STCC column piers, carbon steel tube confined concrete column piers, an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piers were also analyzed. Increasing tube thickness could increase the ductility and rigidity of the specimens. Moreover, axial ultimate compressive strengths were calculat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different calculation models.  相似文献   
996.
温度效应是影响桥梁内力、线形乃至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盆克特2号钢板组合梁桥为例,以板单化规律进行研究;据此规律,重点分析支座与跨中两个关键截面温度梯度作用下截面正应力随梁高的变化规律;按照中、英、美三国规范分别规定的温度梯度作用建立模型,对工字钢梁跨中截面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时速140km/h高速地铁列车以不同运行方式在隧道中运行时的气动效应,采用三维、可压、非定常N-S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对地铁列车由明线驶入隧道及站间运行时产生的气动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运行方式对高速地铁隧道气动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站间运行时,车体表面测点压力峰峰值沿车长方向基本不变;而列车由明线驶入隧道时,车体表面测点压力峰峰值从头车向尾车逐渐降低。2种运行方式下的隧道壁面测点压力峰峰值均在中间风井处达到最小值。并且列车由明线驶入隧道时的最大车体表面和隧道壁面压力峰峰值分别为列车站间运行时的1.37倍与1.49倍。不同列车密封指数下,列车由明线驶入隧道时的车内压力变化均大于列车站间运行时的车内压力变化。因此,地铁列车由明线驶入隧道时的空气动力学效应比站间运行时更加不利。  相似文献   
998.
为分析高隧道比路段驾驶员视觉特性变化规律与行车安全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隧道出入口段驾驶员的瞳孔面积变化规律,并提出“负荷重复累积效应”概念表达频繁进出隧道过程中驾驶员视觉变化现象.采用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Vω(t)作为评价指标描述驾驶员在隧道出入口的视觉负荷变化规律,以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值MTPA及换算视觉震荡持续时间作为评判视觉负荷大小的依据.建立了隧道出入口驾驶员视觉舒适度评价体系,然后依据此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隧道出入口的驾驶员视觉负荷程度,最终判断隧道出入口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很好地应用于高隧道比路段驾驶员视觉负荷评价研究中,可为隧道出入口安全保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增压式真空预压处理站场软基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宇鹏  余江  刘辉  李治 《铁道学报》2011,33(5):97-103
常规真空预压由于工期长、长期排水效果差,常常无法满足站场路基设计施工要求;为克服上述缺点,在某站场地基处理过程中引入增压式真空预压。为验证增压式真空预压的适宜性,在现场设置4个不同设计方案的试验断面,分别进行表层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和地下水位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增压式真空预压可提高预压期沉降量,缩短固结时间;但增长效果主要体现在增压管埋设深度以下2 m左右的位置,其沉降量约占总沉降的70%;增压处理后能有效降低真空预压区地下水位,加速软基固结。  相似文献   
1000.
压路机CCS900智能压实检测系统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中路基土方工作量越来越大,对路基的压实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施工进度越来越快,传统压实度检测方法已经很难满足施工需求并及时指导施工作业。压路机智能压实检测系统是通过压路机自身对工作状态和压实效果进行判断,从而对压实过程进行自动检测控制。智能压实检测系统应用到路基施工中可以减少甚至取代传统压实度检测,节省检测时间,减少人为的误差,如能正确、有效地加以利用,既可保证路基施工的压实质量,又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