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318篇
综合类   130篇
水路运输   249篇
铁路运输   87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介绍了汽车系统频响函数输入的标准信号,阐述了在汽车方向盘转角脉冲输入试验中,各种因素对横摆角速度频响函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大倾角稳性对于中型邮船的航行安全至关重要。以52 000 t中型维京邮船为研究对象,论述中型邮船稳性理论。基于MAXSURF软件对该型船大倾角稳性进行校核,并分析波浪对该型船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型船稳性满足规范要求,可保证航行安全。研究结果可为后续中型邮船稳性的计算与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3.
边缘滚刀安装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刀盘的最外缘,在破岩时边缘滚刀的受力情况十分复杂,工作条件恶劣,容易损坏。为研究布置参数对边缘滚刀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边缘滚刀破岩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边缘滚刀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 边缘滚刀在破岩时所受的作用力会剧烈振荡变化; 安装倾角和刀盘过渡圆弧半径对边缘滚刀受力的影响显著; 边缘滚刀受力随着安装倾角和刀盘过渡圆弧半径的增加而呈现近似线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4.
黄土强度指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计算了陕西关中-黄陵地区边坡潜在滑带内的应力状态,应用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分析了不同坡高坡度下c、φ值对边坡稳定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c值对低坡稳定性起控制作用,φ值对高坡稳定性起控制作用,中间有一过渡坡高段,c、φ值对边坡稳定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在过渡坡高段黄土边坡失效概率最大,关中-黄陵地区边坡的过渡坡高大约在30 m左右.对于不同坡度的边坡,其破坏机理不同,陡坡滑面浅,坡脚应力严重集中,c发挥效用相对较高;缓坡滑面深,滑面内正应力大,φ发挥效用相对较高.对坡度陡的黄土基坑及公路低边坡,需合理估计c值,而对于坡度较缓的高边坡或滑坡,合理估算φ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5.
通过对逆反射相关术语定义和测试系统的分析研究和不同旋转角下反光膜光度性能的测试计算,认为旋转角是逆反射测试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对逆反射材料测试的影响十分显著.在逆反射材料测试中引入旋转角,将规范和完善逆反射测试方法,消除因材料方向性而造成的光度性能测量误差,指导对反光膜等逆反射材料的质量评价和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16.
为了对交通事故多发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建立预警机制,考虑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地理视角特点,综合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方法,研究了事故多发点分析模型。首先明确被分析道路交通系统的内涵和层次结构,针对交通系统的点、线、面不同层次确立基本评价指标体系,集成常规统计法、矩阵分析法和改进的质量控制法等构建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模型,并研究了参数的选取及分析结果的输出形式,最后对某地9条道路的事故多发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道路4为事故多发道路,道路3具有最高的事故次数和当量事故次数,道路5具有最高的事故率,经综合评价,确定事故多发道路为道路3、4、5,因此,该模型可以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进行多层面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17.
山区公路紧急避险车道驶入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确定了我国山区长大下坡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车型和紧急避险车道的设计车速。以保证制动失效车辆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为前提,以主线为右转曲线的公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制动失效车辆由主线驶入紧急避险车道的行车轨迹几何特征对紧急避险车道驶入角和主线平曲线半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适合我国山区紧急避险车道驶入角的合理取值范围。为我国山区公路紧急避险车道驶入角的选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从内部角标定对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影响出发,介绍了几种现有的内部角测试原理与方法,并综合已有的测试数据对几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得到如下结论:外延法不适用于所有型号SGC,其与全高度法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该差异与SGC的品牌及型号有关;混合料刚度的差异可能会影响连用混合料法的测试结果,为避免这一误差可采用DAV+HMS法;测量设备可能对测量结果也有一定影响,RAM与DAV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随后采用DAV+HMS法对Pine AFG1C型SGC进行的30次重复测试结果表明,精度能满足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19.
针对江淮牌(HK6810B)客车(以下简称为江淮牌客车)前轮摆动故障现象,对江淮牌客车前轮定位测量、检查,分析前轮主销后倾角过小、过大对客车安全行驶的影响,通过改变前轮楔形块的厚度减小江淮牌客车高速行驶中产生的前轮摆动,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0.
北京地铁浅埋暗挖区间隧道塌陷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北京典型地质条件和区间隧道的断面形式,将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分为超浅埋隧道和浅埋隧道两种,对于超浅埋隧道,隧道的破坏形式主要是整体下沉和塌陷,隧道的破裂角接近80°;对于浅埋隧道,破坏形式以滑裂破坏为主,规范给出的滑裂角为45°φ/2,但通过对北京地铁事故的调查研究发现,隧道滑裂角大于45°+φ/2,因此应用土力学原理和Mohr—Coulomb破坏准则推导出新的地层滑裂角.结果表明,浅埋隧道的破裂角与隧道的覆跨比、矢跨比有关,且比45°+φ/2大10°~15°.运用FLAC3D软件计算分析隧道破坏时塑性区分布情况和破坏过程,并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对比,发现新的滑裂角更接近实际工程的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