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3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1411篇
综合类   1039篇
水路运输   494篇
铁路运输   591篇
综合运输   6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矮塔斜拉桥索力在箱形主梁中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座27.0 m宽的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为例,研究了拉索在宽幅箱梁中的传递规律。研究发现剪力滞现象十分严重,并且随着箱梁的宽度的增大而更加严重,在布置预应力筋时要引起充分重视,以使宽桥的截面应力更均匀。  相似文献   
122.
屏山渡湘江大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组合为45 270 45m,桥墩高度仅7·4m。文章简要介绍了该桥的总体方案设计、上部结构设计、计算要点以及底板上弯钢束布置,为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3.
文章结合广西八尺江大桥建设的工程实例,介绍如何利用二三维有限元电算程序对矮墩宽箱连续刚构桥进行施工和成桥阶段的计算分析,从而达到满足宽箱(18·5m)、矮墩(12·5m)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4.
从CRUISE指示灯闪烁状态来读取故障代码,根据故障代码表中的提示去检测其相关的部位。详细介绍日本丰田大霸王(PREVIA)旅行车巡航系统的电源电路、指示灯电路、执行器电路、速度传感器电路以及巡航系统中各个开关电路的故障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5.
介绍非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中预拱度的控制 ,以及箱梁底板裂缝的出现和开展 ,并分析其成因 ,从而确保箱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6.
电动汽车电池架的耐撞性仿真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汽车发生碰撞时可能诱发一系列由电池系统引起的危害,如对人体的电伤害、电解液泄漏等。合理的电池架设计能够保护电池系统,避免由此带来的危害。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对新开发的菱形电动汽车电池架进行耐撞性能的设计与优化,提高了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7.
介绍了GM-L65电控柴油机的控制内容及控制参数,阐述了柴油机的部分油门特性与变速器换挡规律之间的联系。根据总功率试验数据,采用曲面拟合的方法,利用MATLAB软件的数据处理和三维曲面功能,求出了GM-L65柴油机的万有特性,为动力传动系统的一体化控制以及换挡规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8.
数字电子调速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电子调速器是实现直列柱塞泵柴油机电子控制的有效方案.介绍了利用线性比例电磁铁作为执行器,以Mortorola的MC9S12DP256 MCU为主控芯片,在CodeWarrier集成开发环境下开发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了柴油机的数字调速,并应用于LR6105Q柴油机.测试结果表明,发动机稳态调速率小于2.5%,符合各类常规设备动力的调速要求;发动机的两级调速转矩特性符合车辆的动力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9.
军山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460m的5孔连续钢箱梁斜拉桥,其钢箱梁采用综合防腐技术。介绍钢箱梁内部作为防腐措施之一的除湿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和安装。  相似文献   
130.
TJ376Q二气门汽油机准均质稀混合气燃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夏利TJ376Q汽油机进气系统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涡流和滚流比,强化空气运动的结果有利于组织燃料在缸内的浓度分布,从而为在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稀燃烧打下基础;原发动机油器式供油系统被改为电控气道内燃油喷射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两次燃油喷射技术。通过对这两次喷油时刻、喷油量的分别调节,在缸内形成精细分层的混合气即所谓准均质混合气,从而优化了油耗和排放指标,成功地在产品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了稀薄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