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3篇
  免费   633篇
公路运输   3366篇
综合类   1925篇
水路运输   1535篇
铁路运输   1629篇
综合运输   18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826篇
  2010年   585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二维扁卵形体近壁面水动力干扰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度-厚度比为7.0的二维扁卵形体近平壁面运动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拖曳水池试验选择了六种不同的壁面间距,五个攻角状态,将卵形体模型安装在U形槽中,保证流场的二维特性.Reynolds数范围从5×105到2×106.根据无界流实验结果,在数据处理中消除测力天平的安装角误差.给出了水动力系数相对于间距、攻角的回归公式,并划分了三个典型的干扰区域:升力区、混合区、阻塞区.实验表明:即使对于钝尾物体,也存在类似机翼的升力效应,无界流中扁卵形体的升力线斜率小于二维平板机翼的相应值.当物体离壁面较远时,水动力系数随攻角线性变化,壁面影响随间距减小而增大;当物体离壁面很近时,出现排斥现象,水动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呈非线性特征.与其它参数相比,在大部分试验状态下,运动速度对水动力系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52.
船舶推进轴系冲击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船舶推进轴系冲击特性进行试验研究.为了和理论模型相比较,设计、制作了轴系试验模型,进行了轴系固有频率测试和冲击试验研究.冲击试验测试值与理论预估值基本一致,验证了轴系冲击动力学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53.
贡毅敏  常欣  黄胜 《船舶工程》2006,28(6):24-27
概述了全方向推进器工作的基本原理以及研究开发全方向推进器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针对全方向推进器的研究的现状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全方向推进器的研究方面所作的工作;给出了哈工大的定常和非定常状态下的理论计算结果,以及与日本三菱重工的试验值所作的比较;提出了两种新型全方向推进器调距机构的试验模型.  相似文献   
954.
多成份缆索静力特性测量及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工作水深为160m的转塔式FPSO的系泊缆索,研究了在空气中测量和调整多成份系泊缆索静力特性的方法,并在模型试验水池中测量了经过调整的系泊缆索的静力特性,其结果与期望值符合程度令人满意.因此,可认为采用此法测量及调整多成分缆索的静力特性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955.
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制动系统的主要特点,介绍了四方车辆研究所研制的有轨电车制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作用原理及试验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956.
通过长距离线路动应力测试,编制适用于车轴磁粉探伤周期优化研究的台架试验谱.首先,分析测试结果中车辆载重、线路工况、运行交路对车轴动应力的影响,并考虑车轮失圆的影响,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灵敏度;然后,进行应力谱极值推断,得到车轴外推应力谱;最后,得到台架试验谱,并开展台架疲劳试验.结果 表明:车轴最大应力截面上的最高频次应...  相似文献   
957.
958.
本文作为一个讲座对以往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回顾了当前采用的3种隧道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数值极限分析的地层-结构法,克服了地层-结构法缺点,可以求得设计所需的围岩稳定安全系数,解决了当前设计中的人为性问题。对隧道深浅埋分界线进行了探索,叙述了基于散体理论的隧洞深浅埋分界标准。提出了基于弹塑性理论的隧洞深浅埋分界标准,并对2种分解标准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阐述了隧道设计计算的5个基本理念: 1)隧道设计必须满足运行和施工中安全要求,提出初期支护后围岩安全系数必须保证施工安全; 2)隧道设计计算模型必须适应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围岩压力特征,符合隧道实际受力情况; 3)必须符合现代围岩压力理论与现代支护原理,充分发挥围岩自承作用; 4)隧道结构计算模型也应符合结构实际受力状态,树立初期支护作为围岩加固材料,按塑性理论计算的新理念; 5)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参数,确保隧道设计计算的科学性。最后以一个地铁车站为例,采用本讲座提出的方法介绍了Ⅱ、Ⅲ、Ⅴ级围岩中隧道的设计方法与成果。  相似文献   
959.
运营期隧道突发事件发生频率的不断增高对隧道的健康监测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铁路隧道对突发事件自动化监测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为验证京雄高速铁路隧道基于分布式光纤的振动监测系统的实施效果,本文开展了钻机打孔、挖掘机铲土、工程车辆行驶和隧道内落石等振动事件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对振动事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通过时、...  相似文献   
960.
设计了5种连续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并采大马歇尔试验对混合料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空隙率和饱和度在确定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时起主要作用;不同级配对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要找出最佳级配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