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73篇
公路运输   235篇
综合类   204篇
水路运输   278篇
铁路运输   359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的接触应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失效机理,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接缝处设传力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交通荷载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轮载或者温度变化作用下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在传力杆顶部和底部存在压应力集中现象,在传力杆两端存在拉应力集中现象,致使界面处容易产生初始裂缝并被挤碎,传力杆松动量增大,传递荷载能力降低,甚至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损坏。  相似文献   
52.
结合旧监控系统的缺点和组态软件,介绍了新沥青搅拌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阐述了用组态软件开发监控系统的方法。实践表明用组态软件开发监控系统是一种简易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配筛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振动筛筛分理论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原理,研究了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配筛技术,提出了配筛方法及应用步骤。实际施工验证表明,该方法对沥青搅拌设备配筛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4.
文章在分析铁路勘测设计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解决勘测设计一体化的中间环节,即站前专业间接口系统的重要性,提出了该系统的运行模式、实现方案,探讨了必须解决的技术难点,经实际运作证明该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5.
汽油机平均值模型在硬件在环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汽油机平均值模型 ,并根据其在电控汽油机ECU硬件在环仿真中的应用来说明它在控制研究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6.
船体三维网格的自动生成算法及其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的三维湿表面网格的自动生成算法,不但可完成型值表各站型线的等弧长插值拟合,而且能够在沿船长方向的任意位置上进行站的加密和插值,从而自动生成三维湿表面网格。该算法的实现依赖于一套完整的图、形用户界面。此界面用Unix平台的Motif、C和GL编制,友好灵活,方便易用。  相似文献   
57.
LabVIEW的外部代码接口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虚拟仪器及其开发平台LabVIEW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其调用动态链接库和代码接口节点的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证明了外部代码接口技术是增强LabVIEW整体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8.
针对靶场试验指挥控制中心的应用需求,介绍靶场试验指挥控制中心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体系结构和组成,分析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说明该系统的应用范围。目前,该指控中心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某大型武器系统靶场试验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9.
基于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合理的养护设备保有量的目的,根据道路病害的成因和长期实地观测的结论,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数量与自然光候、铺筑质量、行车荷载、养护里程和道路通车年限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行式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工程配置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60.
A range of tangential forces is generated within the contact patch when a wheelset moves on the rail. These forces are intensified when incorporating curved tracks and motored axle rail vehicles [Arrus, P., de Pater, A.D. and Meyers, P., 2002, The stationary motion of a one-axle vehicle along a circular curve with real rail and wheel profiles.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37(1), 29–58]. The wheelset is subject to flange contact if an unbalanced force remains in a curve towards the high rail gauge face. The resultant force in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includes the lateral force, the radial force, and the creep forces in addition to the effect of the frequent wheelset displacement due to the kinematic oscillation [Iwnicki, S., 2003, Simulation of wheel–rail contact forces. Fatigue Fracture Engineering Material Structure, 26, 887–900]. This article has focused on a potential variation in some of the forces cited when the wheelset is subject to backward and forward movements. A severe wear rate observed within the wheel flange region in Iranian Railways was investigated by operating a test bogie on a curvaceous track. An obvious improvement in the wear rate and wear pattern of the wheels was attained when the second test bogie encountered a bogie direction reversal procedure. This enhancement is considered in this article from the force analysis standpoi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