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87篇
铁路运输   2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加强对耙吸式挖泥船在航道施工中的监控,天津港口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开发全程无人值守的挖泥船监理控制系统。具体介绍遥控系统的功能,采用的技术路线,系统的组成及监控方法,系统的应用价值等。该系统实现对施工船舶的全程监控,提高施工监理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出口马达加斯加米轨漏斗车的技术特点、技术参数、主要结构、卸货操作过程及计算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3.
于涛  白海鹏  房世龙 《水运工程》2020,(12):228-231
粉质黏土在中大型耙吸船艏吹施工过程中输送阻力大,会形成球块状聚集体堵塞吹泥管路,进而影响艏吹施工效率。在系统论述国内外已有的输泥管路堵塞防治方法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耙吸船艏吹管线清堵装备及清堵作业方法,并依托青岛港某疏浚吹填工程进行现场原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技术相比,此方法施工简易、快速灵活、可操作性强、经济适用且安全可靠;粉质黏土疏浚物艏吹作业在短、中长和长距离条件下均可开展;该方法极大提高了粉质黏土疏浚物艏吹作业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34.
为了保证项目工期和控制吹填砂细颗粒含量小于20%,在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海上标准贯入实验SPT,并通过N值和室内筛分试验结果,对地层的土质类别及细颗粒含量等情况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现场挖泥船实际吹填效率分析,得到实际疏浚吹填中SPT标准贯击数与不同类型挖泥船的挖掘能力的关系:当N值大于30时,现场7025型绞吸船较难开挖,需引入大型绞吸船或耙吸船开挖。相同土质耙吸船吹填料的细颗粒含量远远低于绞吸船。因此,根据SPT钻孔资料合理安排施工船舶和施工工艺,对项目顺利实施、节约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5.
黄宗锐  周振燕 《水运工程》2018,(12):212-215
针对耙吸挖泥船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和燃油消耗问题,进行疏浚管系作业全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在挖泥船疏浚作业时,由于环境和操作流程复杂,传统的半自动疏浚集成控制系统,在多人操作时,会出现泥浆堵住疏浚管路的问题。设计了疏浚管系闸阀控制器(ADSS)、低浓度排放控制器(ALMO)、自动泥门控制器(ABMC)和高压冲水泵控制器(AJC),来实现疏浚挖泥管系全自动控制系统,提高泥浆流速、降低泥浆浓度,防止泥浆堵管,同时减少人工成本,降低燃油消耗,使耙吸挖泥船挖泥施工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6.
长江下游感潮河段造床流量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江下游大通至长江口的感潮河段,借助潮流数学模型,计算造床流量,研究其特点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计算感潮河段造床流量时,流量输沙率法使用方便,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对于天生港以上河段,存在两个造床流量,而对于徐六泾以下河段,则存在一个造床流量群;大通至仪征河段的造床流量沿程变化较少,自仪征开始造床流量沿程逐渐提高,主要应与纳潮量沿程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7.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是地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控制重点及难点。某码头工程翻车机房地下结构采用膨胀加强带代替闭合块(后浇带),同时使用Midas civil软件及一线通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系统对翻车机房漏斗梁混凝土温度及应力进行监测及分析,有效避免了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8.
针对充砂袋施工中砂源短缺的问题,以京唐港东南防波堤工程为例,结合另一在建的航道疏浚项目,对耙吸挖泥船艏吹装驳技术进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将传统耙吸船靠岸艏吹施工变更为利用全新研制的海上装驳平台进行装驳作业的施工方法。该技术旨在充分利用现场自然资源,在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确保工程按期完工。目前国内针对耙吸船艏吹装驳尚无成熟的施工工艺,该技术的成功实施对类似工程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9.
针对带式输送机转运站料斗在运输铁矿石时易出现堵料的问题,利用颗粒力学仿真软件EDEM对转运站料斗内的物料流向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积料位置分析堵料原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原有料斗结构重新进行设计.改造后料斗能够解决物料运输过程中的堵料问题.  相似文献   
40.
纪凯 《上海造船》2007,(4):24-27
介绍了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大型耙吸挖泥船的发展简况,重点介绍目前国内正在设计的我国最大的耙吸挖泥船——16888 m3耙吸挖泥船的设计特点,以及该船总体性能和各系统的概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