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87篇
公路运输   245篇
综合类   187篇
水路运输   178篇
铁路运输   125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水平层状岩体力学性质不仅受岩层组合和结构面控制,而且与层间黏聚力密切相关。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层间黏聚力考虑不当时,极易造成设计支护参数不合理,导致拱部掉块落石、离层、弯折,甚至局部坍塌、超欠挖等工程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安全、施工质量和建设进度。目前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顶板一般简化为锚固梁和简支梁模型,但未考虑层间黏聚力。根据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开挖的不同阶段,将隧道顶板分别简化为开挖初始阶段的锚固梁模型和施工扰动后的简支梁模型,并利用顶板梁体模型的协调变形条件,得出梁模型的层间黏聚力计算公式。以大梁峁隧道为工程依托,分别应用考虑层间黏聚力和不考虑层间黏聚力的梁模型进行隧道临界开挖跨度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层间黏聚力和不考虑层间黏聚力对水平层状围岩隧道临界开挖跨度影响较大。考虑层间黏聚力时,锚固梁模型临界开挖跨度为3.36~4.75 m,简支梁模型临界开挖跨度为2.74~3.88 m;不考虑层间黏聚力时,锚固梁模型临界开挖跨度为0.14~0.30 m,简支梁模型临界开挖跨度为0.12~0.24 m。结合大梁峁隧道工程现场,隧道开挖跨度3~6 m时,拱顶会出现平顶现象,产生离层和掉块,因此考虑层间黏聚力的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顶板力学模型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2.
陈孝建 《港工技术》2022,59(1):31-34
本文运用Autodesk 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 Professional软件对水平集中力在四跨高桩框架码头的分配系数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不同作用排架、不同作用高程和不同排架间距对水平集中力分配系数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高桩框架码头结构整体受力性能更好以及水平集中力作用点高程变化大等...  相似文献   
113.
依托岢临高速公路,选取一填土高度为39.2m的超高填方路堤试验段,建立了FLAC3D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填筑过程中黄土地区超高填方加筋路堤作用机理.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模拟路堤的填筑过程,对路堤边坡坡脚、坡顶及变坡点等位置的沉降、水平位移和格栅轴力的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路堤沉降随着填土高度增加而逐渐增加,且路堤中部沉降相对较大;路堤水平位移随填土高度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其方向逐渐由正向变为负向,路堤坡脚附近水平位移相对较大;路基横断面方向上的土工格栅轴力在一定长度范围内为零,此后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形变化,且格栅上覆填土高度越大,格栅轴力越大.  相似文献   
114.
节理裂隙岩体隧道开挖具有围岩稳定性差、施工风险高、诱发涌水突泥可能性大等特点.基于离散元理论,以青坪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裂隙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机理展开了研究,分析了隧道开挖围岩扰动效应性.为实际工程提供了较好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5.
陈喜凤  黄腾  刘岭  韩易 《隧道建设》2013,33(1):33-37
在狭长的地铁保护区隧道水平位移监测中,自由设站法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但前提是拥有稳定的已知基准点,否则将歪曲监测点坐标,无法得到隧道准确的变形信息。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是确定基准网中稳定基准点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以南京市某地铁保护区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若以网中发生变动的基准点为已知基准将会对监测点坐标及其点位精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用稳定的基准点进行自由设站交会,才能准确反映隧道真实水平位移情况,并提高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6.
兴郭路跨苏嘉杭高速公路桥梁使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转体施工,大大减少了对高速公路交通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该桥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17.
视距不良问题是我国高等级公路运营安全的潜在威胁.小客车视距位置不良主要在于车辆在超车道行驶时中分带防眩设施对视距的遮挡.大货车视距主要遮挡来自于曲线内侧的路堑边坡.隧道内行驶视距与车辆行驶速度和隧道线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8.
目前动力定位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海洋工程中,且极大地提高了船舶及平台运行的操作性与可靠性。本文将结合在建的超深水钻井船,分析阐述了DP3动力定位的三大系统,即动力系统、推进系统、控制/测量系统以及相关辅助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9.
杨玚 《港工技术》2013,(4):8-10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港口是我国物流综合运输体系的枢纽和重要节点,担负着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GRID系统是适用于港口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的新型设备,GRID系统的装卸设备具有自重轻、作业环节少和全电力驱动等优点,有利于集装箱码头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20.
目前深海石油平台广泛采用桩基锚固形式,深海锚桩与浅海桩基的受力形式存在较大差异。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模拟深海锚桩的受力情况,重点分析深海锚桩在受缆索斜向拉力作用时,不同加载角度和系泊点位对桩基水平承载力和竖向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可供深海石油平台设计研发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