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60篇
综合类   40篇
水路运输   114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介绍了滨州黄河公路大桥,为满足设计对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要求,采取的加冰冷却工艺,也同时介绍了施工中采取的其他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52.
路面抗滑性能对行车安全非常重要,除了在一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之外,冬季多雨结冰的路面也要具备良好的抗滑性能。通过对粗糙路面不同的构造深度进行破冰效果的对比试验,发现很多宏观构造的路面能弥补薄冰对路表构造深度的损失,且在行车碾压时,水平力的作用使结冰层很快被磨耗掉,增加了制动效果,达到凝冰路面抗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冰雪天气极大困扰寒冷地区高速公路的冬季通行,对公路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分析道面冰雪检测与预测的方法,基于公路分层的热传导原理提出冰雪生成模型.通过采集公路物理属性数据(经纬度、公路导热性等)和气象数据(大气温度,降雪量,露点温度等),模型滚动更新,自动完成公路冰雪状况的检测与预警,预测时长达3-6 h,为交通管制、除冰机械调配及作业范围提供技术支持.以新疆赛果高速为案例,布设气象检测与预警系统,与安全性评价报告(两年前发布)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交通事故发生数量低于预测值,死亡人数远低于预测值.  相似文献   
54.
在冬季或低温条件下,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冰化雪技术能够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但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在MFL融冰化雪型沥青混合料(MMAM)的基础上添加聚酯纤维技术处理,通过对普通、MMAM以及聚脂纤维+MMAM混合料的融冰化雪效果和路用性能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聚酯纤维不会影响MFL的融冰化雪功能,MMAM和聚脂纤维+MMAM都能够实现融冰化雪效果;另外,聚酯纤维的添加对MMAM的抗车辙性能不产生影响;与普通混合料相比,MMAM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能力明显降低,且低温破坏弯曲应变降低幅度达到33.4%,而聚酯纤维的添加可以改善MMAM的抗水损害能力与低温抗裂能力,且低温破坏弯曲应变提高幅度达到10%。  相似文献   
55.
冬季道路的表面通常覆盖着多层积雪,重交通量的路段积雪较薄,其厚度一般不足几厘米。积雪状态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路面安全性,冰雪使路面变得非常湿滑,湿滑的路面条件由多种类型的积雪引起,本研究同时测量了冰面轮胎的静摩擦系数与动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56.
针对桨-冰相互作用对冰级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问题,整理归纳国外冰级桨水动力性能研究进展,根据冰级桨特殊工作条件,介绍并分析目前两种主要冰级桨模型试验方法及其特点;介绍数值模拟预报程序PROPELLA,展望未来冰级桨水动力性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7.
船舶与冰排碰撞结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陈聪  张淼溶  尹群 《船舶工程》2014,36(6):24-26
冰排的层厚、流速以及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船舶与冰排碰撞的结构响应。本文分别建立船舶和冰排的有限元模型,采用LS-DYNA进行碰撞接触计算,模拟船艏与冰排发生碰撞。主要考虑相同条件下分别改变冰排厚度、运动状态以及物理性质等单个碰撞参数,对比研究不同碰撞工况下船舶的损伤变形、碰撞力等结构响应差异。得出上述因素对船—冰碰撞的影响规律,为提高船舶抗冰载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通过分析火花塞点火时等离子流生成机理及点火过程中电极结构对等离子流的影响,对传统火花塞、新型火花塞电极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改造实验,设计出串联双点火间隙电极结构等离子流火花塞及点火电路,该火花塞工作时2个间隙同时点火形成双火核,加速了火焰传播速度,点火能量增大,由于等离子流的吹动,电极积炭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高寒地区公路涎流冰病害产生原因的分析 ,提出了对不同类型的公路涎流冰采取不同防治的办法和途径 ,突出强调了截、导、渗、蓄、挡在彻底根治公路涎流冰病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The proble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a floating ice cover and an engineering structure is considered, in which the ice–structure contact forces are caused by an increase in ice temperature due to solar radiation in situations, when the lateral thermal expansion of ice is constrained. The focus i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aximum thermally-induced horizontal force exerted on a structure wall, assuming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is force is bound by the smallest force capable of fracturing the ice cover due to its buckling. The ice cover is modelled as a rectangular plate of uniform thickness, with its four edges being constrained by vertical rigid walls, and it is assumed that ice deforms, and eventually fails, by the mechanism of viscous creep buckling. The plate is subjected to in-plane axial compressive stresses developing in ice to prevent its thermal expansion due to solar heating, and is transversely (vertically) bent by the forces caused by the reaction of underlying water. The floating ice is treated as a material whose elastic and viscous properties depend on temperature and the ice porosity, and therefore they vary with time and the depth of ice.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conducted for a variety of the ice plate horizontal dimensions, thicknesses and daytime temperature-change scenarios, illustrate the evolution of the plate deflection surface prior to its failure, and show the time variation of the maximum forces exerted by ice on a structure wall as functions of the ice thickness and maximum daytime temperature rise at the top surface of 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