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114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 transport assessment of particle-bound and dissolved artificial radionuclides (137Cs and 239,240Pu) by sea-ice and dense-water formed in western Kara Sea flaw leads close to the Novaya Zemlya dumping sites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We both performed a “best estimate” based on available data, and a “maximum assessment” relying on simulated constant releases of 1 TBq 137Cs and 239,240Pu from individual dumping bays. The estimates are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i) the content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sea-ice; (ii) analytical data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radionuclide concentrations in shelf surface deposits,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and the dissolved phase; and (iii) estimates of lead-ice and dense-water formation rates as well as modeling results of local ice drift pathways. In the “best estimate” case, 2.90 GBq 137Cs and 0.51 GBq 239,240Pu attached to sea-ice sediments can be exported from the lead areas toward the central Arctic basin. The radionuclide burden of the annually formed dense lead water in the “best estimate” amounts to 4.68 TBq 137Cs and 0.014 TBq 239,240Pu. In the “maximum assessment”, potential export-rates of ice-particle bound 137Cs and 239,240Pu toward the central Arctic would amount to 0.64 and 0.16 TBq, respectively. As much as ≈900 TBq 137Cs and ≈6.75 TBq 239,240Pu could be annually taken up by 34.75 dense-water rejected in the lead area. Assuming the (unlikely) instantaneous release of the total 137Cs and 239,240Pu inventories (≈1 PBq and 10 TBq, respectively) from the Novaya Zemlya dumping sites into the dissolved phase, the dense lead water locally formed during one winter season could take up ≈90% of the Cs and ≈68% of the Pu released.  相似文献   
42.
利用元胞自动机,建立了冰雪条件下城市道路单车道和双车道交通流微观模型.针对冰雪条件下驾驶员出于安全考虑降低车速、保持较大车间距的现象,细化了元胞尺寸,引入反映不同冰雪条件的速度因子参数和间距因子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正常天气和冰雪天气下的车辆速度、密度、流量间的关系曲线,并分析了不同冰雪条件对交通流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雪条件下的车速波动程度及范围最大;基本图显示冰雪条件对于临界密度、最大流量等参数影响较大;冰雪条件下的亚稳回滞现象不明显,未出现换道频率局部最大值.  相似文献   
43.
根据地铁车站的特点,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认为在地铁中采用大温差供水和低温送风的冰蓄冷空调是可行的,可以节省初期投资和运行电费。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滨州黄河公路大桥,为满足设计对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要求,采取的加冰冷却工艺,也同时介绍了施工中采取的其他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45.
路面抗滑性能对行车安全非常重要,除了在一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之外,冬季多雨结冰的路面也要具备良好的抗滑性能。通过对粗糙路面不同的构造深度进行破冰效果的对比试验,发现很多宏观构造的路面能弥补薄冰对路表构造深度的损失,且在行车碾压时,水平力的作用使结冰层很快被磨耗掉,增加了制动效果,达到凝冰路面抗滑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冰雪天气极大困扰寒冷地区高速公路的冬季通行,对公路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分析道面冰雪检测与预测的方法,基于公路分层的热传导原理提出冰雪生成模型.通过采集公路物理属性数据(经纬度、公路导热性等)和气象数据(大气温度,降雪量,露点温度等),模型滚动更新,自动完成公路冰雪状况的检测与预警,预测时长达3-6 h,为交通管制、除冰机械调配及作业范围提供技术支持.以新疆赛果高速为案例,布设气象检测与预警系统,与安全性评价报告(两年前发布)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交通事故发生数量低于预测值,死亡人数远低于预测值.  相似文献   
47.
在冬季或低温条件下,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冰化雪技术能够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但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在MFL融冰化雪型沥青混合料(MMAM)的基础上添加聚酯纤维技术处理,通过对普通、MMAM以及聚脂纤维+MMAM混合料的融冰化雪效果和路用性能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聚酯纤维不会影响MFL的融冰化雪功能,MMAM和聚脂纤维+MMAM都能够实现融冰化雪效果;另外,聚酯纤维的添加对MMAM的抗车辙性能不产生影响;与普通混合料相比,MMAM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能力明显降低,且低温破坏弯曲应变降低幅度达到33.4%,而聚酯纤维的添加可以改善MMAM的抗水损害能力与低温抗裂能力,且低温破坏弯曲应变提高幅度达到10%。  相似文献   
48.
冬季道路的表面通常覆盖着多层积雪,重交通量的路段积雪较薄,其厚度一般不足几厘米。积雪状态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路面安全性,冰雪使路面变得非常湿滑,湿滑的路面条件由多种类型的积雪引起,本研究同时测量了冰面轮胎的静摩擦系数与动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49.
针对桨-冰相互作用对冰级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问题,整理归纳国外冰级桨水动力性能研究进展,根据冰级桨特殊工作条件,介绍并分析目前两种主要冰级桨模型试验方法及其特点;介绍数值模拟预报程序PROPELLA,展望未来冰级桨水动力性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0.
船舶与冰排碰撞结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陈聪  张淼溶  尹群 《船舶工程》2014,36(6):24-26
冰排的层厚、流速以及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船舶与冰排碰撞的结构响应。本文分别建立船舶和冰排的有限元模型,采用LS-DYNA进行碰撞接触计算,模拟船艏与冰排发生碰撞。主要考虑相同条件下分别改变冰排厚度、运动状态以及物理性质等单个碰撞参数,对比研究不同碰撞工况下船舶的损伤变形、碰撞力等结构响应差异。得出上述因素对船—冰碰撞的影响规律,为提高船舶抗冰载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