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88篇 |
免费 | 120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413篇 |
综合类 | 3899篇 |
水路运输 | 2988篇 |
铁路运输 | 2637篇 |
综合运输 | 4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0篇 |
2024年 | 367篇 |
2023年 | 275篇 |
2022年 | 310篇 |
2021年 | 509篇 |
2020年 | 551篇 |
2019年 | 372篇 |
2018年 | 329篇 |
2017年 | 382篇 |
2016年 | 334篇 |
2015年 | 492篇 |
2014年 | 941篇 |
2013年 | 747篇 |
2012年 | 1075篇 |
2011年 | 1177篇 |
2010年 | 900篇 |
2009年 | 816篇 |
2008年 | 803篇 |
2007年 | 1051篇 |
2006年 | 909篇 |
2005年 | 554篇 |
2004年 | 343篇 |
2003年 | 216篇 |
2002年 | 145篇 |
2001年 | 146篇 |
2000年 | 120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基于Synchro的单点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信号配时模型的现有研究成果,然后分析了Srnchro仿真系统中信号配时优化模型、用于延误计算的百分比延误方法(PDM)模型、排队长度计算模型、停车次数计算模型、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和服务水平等模型.以广州市天河北路与天河东路交叉口为例,使用延误、停车次数、排队长度组合成的综合性能指标对交叉口的当前信号相位、相序进行了全面的优化研究.应用Synchro系统优化后,最大车流量和通过能力比由1.24减小到1.02,平均控制延误由85.8 s减少到60.3 s,服务水平由F级提高到E级.试验结果表明应用Synchro系统可有效提高路口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3.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半空间中衬砌洞室群在平面SV波入射下动应力集中问题的一个级数解析解.在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下,时无穷级数进行截断数值计算.衬砌分为刚性衬砌、无衬砌、柔性衬砌3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入射角度对动应力集中系数具有重要的影响;洞室间距对动应力集中系数也有重要影响,当洞室之间距离较近时,洞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下洞室群的动应力集中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衬砌刚度对动应力集中问题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刚性衬砌的动应力集中系数最大,无衬砌次之,柔性衬砌最小. 相似文献
34.
采用MSC/NASTRAN对某型客车进行频率响应分析,提出结构改进的具体措施,成功解决在高速巡航时的车身共振问题,并对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5.
以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梁桥沥青铺装层结构受力分析为基础,对复合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沥青铺装层表面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分别作为结构设计的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同时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方法及流程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36.
两自由度及三自由度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识别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识别都是大跨度桥梁颤抖振响应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基于现有的非定常气动力和颤振导数的测试方法,首次在国内成功实现了在风洞中测试两自由度桥梁节段模型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法,并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了本测试装置的可靠性。在两自由度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法识别装置的基础上,作者和国防科技大学及同济大学风洞试验室联合研制开发了一套三自由度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法识别装置,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37.
38.
基于模糊线性回归分析的编组站运营指标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模糊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编组站运营指标的模糊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向塘西编组站中时进行了预测。在对中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办理车数、有调中转车数、无调中转车数、折角车流量、货物列车到发列数和到发均衡程度等6个影响因素,结合车站近几年相关历史数据,确定了中时与6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模糊函数关系。依据此函数关系对未来时期的中时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运营指标预测方法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9.
40.
门式双排抗滑桩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支护结构,首先考虑前、后桩及连系梁作用,推导了滑坡推力作用下双排抗滑桩桩间土压力计算公式;然后,针对门式双排抗滑桩受力特点,将抗滑桩划分为受荷段与嵌固端,采用工程中常用的地基系数“m-k”法推导了各特征段的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前、后桩及连系梁的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微分方程求解,建立了门式双排抗滑桩内力及位移计算方法.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