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170篇
综合类   361篇
水路运输   195篇
铁路运输   112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采用一种新的扫描技术(X射线CT技术),研究沥青路面多尺度、集料、空隙等微细观结构特性。运用X射线层析摄像法和分形理论对集料的微细观和沥青混合料空隙空间分布进行描述,采用盒维数对沥青混合料空隙微细观特性进行评定。初步建立沥青路面微细观结构特性研究理论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沥青路面微细观结构特性与宏观路用力学性能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82.
基于视频图像计算车速的方法进行相关图像处理、运动目标特征点提取、摄像机标定、车速计算、误差分析等,并分析其应用条件。最后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得到一个可操作界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该方法能检测到车辆碰撞前后的真实车速,为交通事故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3.
结合钦州"新海信818"沉船扫测任务,从旁扫声纳的工作原理、工程应用、图像判读等方面探讨旁扫声纳在沉船事故应急扫测中的应用,说明现代测绘技术在海事应急扫测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4.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给出了反映集料大小、形状和棱角性的参数,即筛分直径、形状指数和棱角性指数,采用SGC旋转压实仪测试了不同岩性、不同粒径集料的压实性能,建立了集料几何特性与集料压实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同种岩性集料的筛分直径与集料压实初始密实度、密实度指数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初始密实度随筛分直径的增大而减少,密实度指数随筛分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片麻岩与玄武岩集料压实初始密实度随集料形状指数的增大而减小,片麻岩与玄武岩集料压实密实度指数随集料形状指数的增大而增大;石灰岩2与玄武岩集料压实初始密实度随集料棱角性指数的增大而增大,石灰岩2和玄武岩集料压实密实度指数随集料棱角性指数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85.
通过引入镜像原理来处理海底或码头壁面处的边界条件,基于Flügge壳体振动方程和赫姆霍兹方程,建立了在海底或码头壁面存在下的半无限域中圆柱壳结构与声场的耦合振动方程,最后利用稳相法得到了远场辐射声压的近似表达式.对海底或码头壁面存在下水下圆柱壳结构的远场辐射声压进行了计算并与无限域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海底或码头壁面的存在对水下圆柱壳结构的辐射声场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6.
基于类间和类内方差的快速二维阈值分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二维阈值分割法的处理速度,提出二维类间方差最大法的快速实现方法.首先,将二维最佳阈值(s*,t*)的求解拆分成两个一维最佳阈值s*和t*的求解,并引入类内距离的定义,提出新的最佳阈值判别式.其次,将原二维直方图分成M×M个区域,合并每个区域为一点,并构建新的二维直方图,在其上应用本文改进的阈值判别式D(s*,t*)求解,得到分割阈值所在的区域编号.最后,在该区域内再次使用D(s*,t*)求解得到原始图像的最佳分割阈值.理论分析及针对不同信噪比的多幅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分割错误率低于原始二维Otsu法,且将原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由O(L4)降为O(L1/2),空间复杂度由S(L2)降为S(2L).   相似文献   
287.
在全数字铁路视频监控基础上,综合行业特点和应用需求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并已在青藏铁路拉萨段、京津高速铁路中成功运用.综合视频监控范围包括运输、安监、公安系统等.对于运输系统,需要对岔道线等处安装摄像机,以提供实时图像信息,为铁道沿线安全诊断提供依据.现有的沿线监控采用视频分析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跟踪处理,而对固物研究较少.通过将图像处理方法引入视频监控系统,结合计算机辅助处理,自动定位异物侵线,从而可以达到线路安全自动监测的目的.图像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图像增强,本文重点研究了铁路岔道图像增强方法.  相似文献   
288.
经过翻拍后的篡改图像能够轻易绕过现有的图像篡改检测系统,这对图像真实性的检测构成严重的安全威胁.本文基于翻拍过程中两次使用相机进行拍摄而引入的非线性响应,使用Lib-SVM设计图像分类器判别翻拍图像和真实图像.翻拍后图像表面梯度值与真实图像相比会产生非线性变化,这使翻拍图像表面梯度值产生异常.本文基于图像表面梯度特性提取相关特征值,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翻拍图像和真实图像的判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特征分类效果良好,可以正确检测翻拍图像.  相似文献   
289.
针对现有交通路口车辆排队长度检测系统处理速度低、无法适用于实际复杂路口环境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实时车辆排队长度图像检测系统.通过形态学边缘处理检测车辆的存在,对检测出的车队轮廓进行水平投影并采用一种基于信息量的车辆度量方法从投影结果中提取了排队的队尾,同时在确定排队长度时通过对算法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有效消除图像逆透视效果的干扰;整个图像处理过程完全利用FPGA硬件逻辑实现,采用五级并行流水设计保证图像采集、高斯滤波、Sobel边缘检测、阈值分割和形态学腐蚀处理同步执行且同时完成,实现了对分辨率为720×576的图像25帧/s的处理速度.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良好,工作稳定,算法简单实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0.
为提高半虚拟现实座舱中用户视觉真实感与人-座舱交互性能,提出了一种增强半虚拟现实座舱技术,将手图像实时融合到虚拟座舱环境中,使用户能实时看到自己的真实手。通过肤色检测算法实时分割摄像机采集图像,应用改进的自适应加权立体匹配算法与视图变形算法对图像进行视点校正,通过虚实匹配与虚实融合将手图像无缝融合到虚拟环境中,为用户提供增强虚拟环境中的可视化图像。测试结果表明:增强半虚拟现实座舱技术方案中触觉与视觉反馈真实,在头盔式虚拟环境中用户交互能点击到的最小方块边长为8mm。采用增强半虚拟现实技术方案完成座舱内典型交互动作的时间比传统数据手套方案与半虚拟交互方案平均分别降低约50%与18%,极大提高了人-座舱交互性能,可有效增强虚拟现实座舱系统实用性,并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