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5篇 |
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57篇 |
综合类 | 296篇 |
水路运输 | 173篇 |
铁路运输 | 114篇 |
综合运输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01.
针对路面裂缝图像识别结果容易存在孤立噪声和断续边缘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像素-裂缝子块双层连通性检测的图像自动识别算法,主要有4个部分:(1)基于自适应灰度拉伸的图像增强算法;(2)基于自适应大津法和八方向Sobel梯度信息的组合分割算法;(3)基于连通性检测的二值图像去噪算法;(4) 32×32裂缝子块识别和优化连接算法.然后,对5张3056×2048的路面破损图片进行裂缝识别,结果显示,该算法从像素和裂缝子块这2个层次进行连通性增强处理,可获得完整而连续的裂缝图像.最后,针对10张512×512的路面破损图片,对全局OTSU分割、八方向Sobel检测、Canny检测和本文算法进行测试,各算法综合性能指标F1值依次为62.46%、23.84%、10.45%和88.30%,准确率依次为83.45%,27.82%,17.83%和86.60%,召回率依次为56.89%,21.83%,8.89%和90.68%,体现了本文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02.
基于流量速度图对Wiedemann74模型参数标定的宏观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集成VISSIM、Matlab、ExcelVBA的参数标定平台,以最小化流量速度图的实测值与仿真值的差异为优化目标,应用图像识别方法判剐图像的差异性,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参数值,实现了参数自动寻优的迭代过程.建立的参数标定平台能够利用流量、速度等宏观运行数据标定驾驶行为阈值参数,为利用检测器数据实现自动化标定提供了有效手段,为分析驾驶行为特点提供了方法,解决了VISSIM软件中默认参数不适合我国交通状况导致仿真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路侧激光检测器采集长沙市南二环路断面交通数据,根据标定后的参数、实测数据对Wiedemann模型的驾驶行为阈值曲线进行了拟合,根据驾驶行为分区对长沙市南二环路的驾驶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03.
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微观结构损伤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量化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件微观结构的损伤特性。基于冻融劈裂前后试件的CT图像,以CT值和损伤变量为基础,根据试件内部损伤特征,借助损伤力学基本概念,通过适当的数学假设,建立了冻融劈裂前后沥青混合料试件内部结构CT值分布规律的数学模型。利用CT值和损伤变量实现了对冻融劈裂前后试件内部微观损伤的量化。以损伤力学概念为基础,给出了沥青混合料损伤密度的定义,推导了以CT值表示的混合料密度损伤变量表达式,从而将CT值和损伤变量联系起来。利用损伤变量可以对混合料试件冻融劈裂前后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实现了试件内部微观损伤特性变化的定量对比。对冻融劈裂前后试件上中下3个层位损伤变量的计算结果表明,冻融劈裂后试件各层位相应的损伤变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CT图像表明的试件内部损伤明显加剧相吻合。 相似文献
604.
基于视频图像检测裂缝是当前路面病害检测的主要手段。为解决路面裂缝检测系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裂缝识别可靠性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图像自动匀光的路面裂缝图像分析方法。首先对基于面阵CCD相机图像裂缝检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图像自动匀光技术解决不同光照条件下图像一致性输入问题;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自动电子印相机原理的路面图像快速匀光算法,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路面裂缝图像处理策略并设计了路面裂缝图像处理流程;最后,对一组由面阵CCD相机获取的路面图像按照该方法进行路面裂缝检测试验,验证了基于图像自动匀光的路面裂缝图像分析技术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05.
遥感技术在公路工可研阶段工程地质调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遥感技术工作原理、手段、方法及发展现状,通过目前在内蒙古自治区两项重点公路工程工可研阶段工程地质调绘项目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选线、地质判译,并结合现场踏勘调查,较准确的掌握走廊带区域工程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及河流水系、地形地貌特征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圈出的不良地质区域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从而提高了方案的准确性、可比性及工可研阶段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外业工作周期、降低了成本,显示出遥感技术在公路工可研阶段工程地质调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6.
607.
608.
609.
基于模型和特征的编码方法是现代编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研究了图像的重要特征——图像边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零树编码方法——基于整数小波变换的分块自适应零树编码方法。这种编码方法主要包括:对原始图像进行分块、滤波;对最低频子带系数单独编码;对各块图像自适应地进行闭值设置;设立标志矩阵;解码后进行滤波消除分块效应。不仅加快了编码速度,而且提高了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该方法也能产生嵌入式码流,并支持多码率解码。 相似文献
610.
交通图像分析是智能交通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复杂交通场景中的多目标检测与跟踪,设计了一种结合小波提升框架和KLT特征点跟踪的多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对序列图像中相邻两帧图像的融合图像进行小波提升变换,求取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小波能量,通过合理阈值二值化小波能量矩阵,再利用贴标签方法检测出运动目标;利用KLT特征点集合代表目标,通过跟踪后的特征点集合与目标检测区域的相互关联,实现多目标的跟踪。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