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264篇
综合类   240篇
水路运输   356篇
铁路运输   209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宣言  王澜 《中国铁道科学》2007,28(5):136-138
依据系统工程理论的思想,对客运专线曲线线路车线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和无砟轨道结构车辆线路耦合系统振动响应问题进行分析和仿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理论,系统分析车线耦合系统中各部分的运动状态,分别建立机车车辆、普通曲线线  相似文献   
62.
横向风与列车风联合作用下车桥系统绕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维定常不可压缩雷诺平均N-S方程,结合RNGk-ε湍流模型,利用多重参考系法,对横向风作用下ICE高速列车在日本屋代南桥上运行的绕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列车风对流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列车表面附近、桥面、挡风墙间的局部流场的影响;列车运行时对头部、尾部附近的空气有排挤、拖曳作用;列车尾部靠迎风侧有一个很强的旋涡;列车风对列车中部附近流场的影响很小,对列车的阻力、横向力、升力、摇头力矩影响较大;列车风的作用使整个列车产生一种向上提升和沿横风向摇头的作用,列车风对列车附近区域桥梁的气动力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3.
本文首先介绍了柴油机主要摩擦副——缸套和活塞环的磨损机理,然后提出了对曲柄箱润滑油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是润滑油自始至终必须保持一定的碱性。作者还阐述了合理选择气缸润滑油的依据和方法,最后在我所的试验机上选用3种(A、B、C)不同配伍的润滑油作抗磨性,清净分散性比较试验,得出A优于B,B优于C,及A、B、C3种都可正常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4.
代亮  石爱国  杨宝璋 《船舶》2007,(4):13-17
货物单元在运输中,合理系固是确保船舶安全的重要因素,而系固方案制定后,如何针对实际海况对其系固效果进行正确评价则是货物系固的关键.在非规则波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各自由度运动之间的耦合影响,提出一种更为贴近海上实际的系固有效性校核的评价方法,同时将风力、波溅力、摩擦力等因素考虑到此方法当中,由此得出的结论会更客观.也为完善系固方案提供了依据,并可作为《货物积载和系固安全操作规则(CSS Code)》的补充.  相似文献   
65.
变工况下船舶艉轴机械密封端面温度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变工况下的船舶艉轴机械密封环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接触耦合法对其进行了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重点介绍了船舶艉轴密封环稳态温度场数学计算模型和热流密度载荷的施加思路,依据接触表面的温度连续性条件对变工况时密封端面的接触状况及温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速、海水压力以及载荷系数都是引起端面温升的重要原因,各工况下静、动环接触区温度相同,非接触区静环端面温度高于动环,且在热力耦合作用下,密封端面发生锥形变形,呈现开口间隙.  相似文献   
66.
应力场和渗流场在裂隙围岩中的耦合变化规律,是非常复杂的力学过程。运用断裂损伤力学和可靠性评价原理,可推导出裂隙围岩可靠度表达式,说明可靠度与应力分布、渗流力作用、节理分布和岩体性质的相互关系。文章利用推导的裂隙围岩可靠度表达式,在雪峰山隧道YK97 847处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在裂隙围岩中,可靠度低的部位不一定在主应力方位,也不一定在隧道顶端,而是因地应力分布、渗透水压、节理分布和岩体性质等综合作用,使局部围岩可靠度相对较低,该处围岩最容易变形坍塌。此研究结果可为隧道支护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现有公路已不能适应交通量增长的要求,需要扩大道路通行能力,面临改扩建问题,而新老路基结合处就成为路基施工的重点。结合大齐公路改建工程,分析了旧路路基施工时可能产生问题,提出合适的施工方案。通过研究找出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新旧旧路基结合部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方案保证路基稳定性。研究成果对公路改建工程新旧路结合部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8.
利用ANSYS建立了高速机车轴盘制动装置热量传递模型,计算了接触面热阻、间隙导热系数和表面传热系数,研究了其温度场分布特性,分析了制动生热对轴盘制动装置过盈配合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合理的制动盘和盘毂间隙能增大热阻,减小温度对过盈配合的影响,在结构允许范围内,建议合理的设计单边间隙为0.5~1.5mm;制动结束时刻,选择合理的盘毂厚度可使过盈面平均接触压力减小5.9%~6.6%,以降低温度对过盈配合的影响,建议盘毂合理厚度为8mm。  相似文献   
69.
岩溶富水区深埋水沟排水隧道注浆圈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青  罗禄森  阳军生  张峥  李林毅 《隧道建设》2018,38(11):1793-1799
为合理确定深埋水沟排水方式下隧道注浆圈特征参数,以某岩溶富水区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FLAC3D软件建立流固耦合计算模型,针对其注浆圈参数进行合理探讨,研究注浆圈厚度、注浆圈渗透性对隧道涌水量、衬砌水压力、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注浆圈厚度或降低注浆圈渗透性可降低衬砌水压、控制涌水量、保障结构安全,但并不代表实际工程中注浆参数需要追求最值,而应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选取相对合理的注浆参数;结合模拟计算结果与同类工程案例,建议依托工程注浆圈厚度以5~6 m、渗透性比值以注浆前的1/50(渗透系数为2×10-6 cm/s)为宜,并应结合实际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合理确定现场注浆参数。  相似文献   
70.
The rail is modelled as a simply supported beam in the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s. The beam is formulated by a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that is transformed into an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by the method of mode superposition for numerical calculation. However, the size of the matrix that is formed by the mode-superposition method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track length, which limits the calculation efficiency. Some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solve this calculation issue, but they diminish the merits of the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s, which would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a vehicle and a track from the entire vehicle–track system. A new method is developed to re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First, a theory based on a sliding window is established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stability with respect to the length and the window-movement ratio. Then, two methods, namel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alysis and an analytical solution, are us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new method, which is highly efficient when used in a vertical half-vehicle–track coupled model to calculate the vehicle response when the vehicle moves on a long track. The results of the vehicle response calculated with and without the sliding window show good consist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