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2篇
  免费   107篇
公路运输   447篇
综合类   878篇
水路运输   561篇
铁路运输   485篇
综合运输   20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基于LM算法的组合导航系统的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M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是梯度下降法与高斯-牛顿法的结合,在训练次数与精度上明显优于标准的BP算法.介绍了BP神经网络,采用LM算法对标准BP算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船舶组合导航系统的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LM算法可有效地提高学习速度,缩短训练时间,诊断效果好.  相似文献   
92.
舰船电子装备综合诊断系统工程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诊断是装备技术保障领域的一种新的思想和策略。文章通过对综合诊断定义的理解和对舰船电子装备诊断功能和诊断相关组件的分析,针对舰船电子装备维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诊断系统工程过程的详细内容和方法。该工程过程已被采纳应用到多型装备的综合诊断工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舰船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相关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舰船综合全电力推进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各分系统的特点及标准情况,提出了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94.
针对舰船综合电力系统这样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本文分析了传统的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引起的原因。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型的系统研制开发模式,以数学模型作为系统设计开发中的核心,不断的在各个阶段通过验证对系统的设计进行完善。具体描述了整个开发模式中所包含的具体实施步骤,将基于模型的思想贯穿到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5.
针对青藏铁路综合监控系统的组网结构,分析了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利用分流承载业务,增加网络带宽,减少网络节点,利用既有光纤和单独组网等几种网络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96.
为刻画托运人对港口、运输方式及陆港的联合选择行为,将港口费用、等待时间、班轮频率、货物价值、单次运量、运输成本、运输及通关时间、准班率、陆港服务作为效用变量,构建港口选择位于上层、运输方式及陆港选择位于下层的巢式Logit模型.基于辽宁部分城市集装箱托运人的RP/SP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结果表明,低运量倾向选择公路运输,托运人对多式联运的运输成本、运输及通关时间比公路运输的更重视,对公路运输的准班率比多式联运的更重视,陆港服务对多式联运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巢式Logit模型比MNL模型具有更优的统计学特征.  相似文献   
97.
针对关联项具有N×N个任意未知常时滞的线性连续大系统,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方法,提出了一种分散的无记忆状态反馈二次保性能控制器的存在条件和设计方法.最后用一个示例说明分散无记忆状态反馈二次保性能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8.
刘晓明  苗川  邵楠楠 《船舶工程》2017,39(S1):245-248
针对符合CCS《智能船舶规范》入级符号的船舶设计开发,研究分析智能船舶集成设计技术的设计思想、设计要素、设计框架和关键技术,设计目标船解决方案,并讨论了未来需要突破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99.
In this paper, three innovative car-sharing systems for urban areas are proposed, based on fleets of individual intelligent vehicles with three service characteristics: instant access, open-ended reservations and one-way trips. These features provide high flexibility but create an uneven distribution of vehicles among stations. Therefore, relocation of vehicles must be performed. Three different system procedures are proposed: in the first system, relocations are performed by users; in the other two, vehicles relocate automatically, thanks to their automation. In the first two systems, vehicles are accessible only at stations, whereas in the third they are also accessible along roads. In order to provide transport managers with a tool to test systems in different realities, an object-oriented simulator is developed. The simulation provides outputs of system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user waiting times and system efficiency. The proposed systems are simulated for the city of Genoa, in Italy, an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00.
In recent years,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drawn to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 which are credited with the amelioration of traffic conditions in urban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s. 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 (ATI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ITS by providing potential travelers with information on the network's current performance both en-route and pre-trip. In order to tackle the complexity of such systems, derived from the difficulty of providing real-time estimations of current as well as forecasts of future traffic conditions, a series of models and algorithms have been initiated.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real-time ATIS and presents its application on a large-scale network, that of Thessaloniki, Greece, concluding with a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as well as on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such an eff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