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71篇
综合类   86篇
水路运输   163篇
铁路运输   111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通过并列耦合双吊索节段模型的整体测振与测力风洞试验,研究不同间距下双吊索的整体振动行为与气动阻尼特性。引入驰振气动阻尼非线性项的动力方程模型,得到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析方法。基于弹性悬挂节段模型动力响应识别出驰振非线性气动参数,并与经典单自由度驰振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并列耦合双吊索在一定工况下会发生剧烈的整体尾流致振现象,结构阻尼比对其起振风速影响明显;经典驰振理论求得的气动负阻尼绝对值要小于识别得到的气动负阻尼绝对值,横、顺风向两自由度耦合失稳较单自由度驰振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GSM-R移动通信系统用于列车控制后极大的提高了铁路的使用效率.但随着GSM-R系统在铁路的广泛使用,无线干扰对铁路行车安全、运行效率产生极大影响.通过京沪高铁干扰排查实例,解决京沪高铁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为干扰预防提出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李朋  郭海燕  李效民  张永波 《船舶力学》2015,(10):1227-1234
文章进行了干涉对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分为立管前后排列和并肩排列两部分。立管间距为3~10倍直径,模型材料采用有机玻璃,长1.5 m,外径18 mm,壁厚2 mm,边界条件均为铰接,外流速分别从0.3~0.8 m/s,每级增加0.1 m/s。通过在立管表面粘贴应变计获得动态应变数据,分别从立管的横向动态响应、振幅、频率等方面对前后排列、并肩排列立管以及和单独立管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有外流通过时,立管会受到其他立管尾流的影响,漩涡脱落引起的振动由于间距及排列方式的不同而显著不同,使得立管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以及漩涡的脱落形式同单个立管相比均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复杂电磁环境已经成为现代海战场的重要特征和突出表现。论文介绍了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构成、基本特征、干扰电磁信号的性质、以及影响等,旨在认识复杂电磁环境,掌握其特点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论文分析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开展试验面临的电磁兼容问题。研究了发射场电磁兼容预测分析的理论方法,给出了干扰预测的数学模型,可以在试验设计、故障诊断、EM C加固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螺旋桨无键过盈安装后桨-轴应力数值计算问题,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和ANSYS有限元法进行应力的数值计算。通过理论值与仿真值的对比分析表明:桨-轴应力的仿真值比理论值略大,理论值与仿真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Ansys有限元法考虑了接触边缘区域存在应力奇异性、桨-轴存在轴向应力和螺旋桨外表面存在径向应力的情况,比运用弹性力学理论求解更加准确可靠;通过桨-轴应力计算可以证明过盈量选取的合理性,为检验螺旋桨无键过盈安装的可靠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海上通信系统中多径信道以及海面多变天气引起通信信号干扰问题,研究了当前处理多径干扰的盲信号均衡技术,针对MPSK调制信号,改进了盲检测信号的权阵函数算法,并利用Matlab的针对通信系统专用仿真工具Simulink搭建了仿真平台。本文最后给出了不同信噪比条件下,该改进算法仿真得到的误码率曲线图。实验表明,该改进权阵函数算法能有效降低海上通信多径干扰以及海面噪声干扰,提高海面通信系统精度性。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上的电磁干扰及抑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干扰以多种方式存在于汽车内部,这些干扰对车载电子装置及无线电接收设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就车内电气部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及其形成机理提炼出来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种轻型天线稳定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大振动、冲击、强电磁干扰、倒单摆式大惯量负载等特殊要求的轻型天线稳定平台的机电一体化设计.可对类似的应用提供有用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无碰撞区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多址干扰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跳频通信边缘效应的多址干扰性能分析模型,即四碰撞态Markov过程模型,本文分析了基于新型无碰撞区(NHZ)跳频序列的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用户干扰性能。当准同步跳频系统组网时工作在NHZ跳频序列集的无碰撞区内时,用户的载波频率表现为无碰撞状态;而在无碰撞区边缘的碰撞状态则可视具体情况分为无碰撞或左碰撞或右碰撞状态;对于无碰撞区外的碰撞状态则为无碰撞或左碰撞或右碰撞或左右都碰撞的状态。据此本文分析了无碰撞区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的载波频率碰撞状态序列的特性,并提出适合无碰撞区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的用户干扰性能分析模型。分析和数值结果表明,采用NHZ跳频码的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的多址干扰性能优于采用随机跳频码的异步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