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67篇
公路运输   212篇
综合类   55篇
水路运输   23篇
铁路运输   101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岩溶隧道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岩溶隧道突发性、灾难性的地质灾害近年来接连不断,不仅国家财产损失、工期延误、环境破坏,还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究其原因,是对岩溶隧道的风险认识不足,采取措施不力。本文意通过对陆地越岭岩溶隧道风险因素的研究,评估其风险程度,划分地质风险等级,为隧道施工方案的确定奠定扎实的基础。研究结论:通过岩溶隧道风险成因的分析,找出内在因素、外在条件以及工程技术条件对隧道风险的影响程度,删除某些重叠因素。通过研究认识到促使岩溶和岩溶水发育的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是岩溶隧道风险的内在因素,占据风险的主导地位;外在条件及工程技术条件处于辅助地位。据此制订了评分的基本标准和方法,采用计分方式,划分隧道风险等级。同时指出,只要内在因素存在,岩溶隧道就具有高风险的可能。高度风险—极高风险岩溶隧道宜规避。无法规避时,应改变传统观念,将岩溶隧道地质风险降低到可控的程度。  相似文献   
92.
宜万铁路龙麟宫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发育成熟,隧道施工中揭示了大量溶腔,其中有多个工程界罕见的巨型溶腔。总结了龙鳞宫隧道典型溶腔的施工方法及规避相关施工风险的技术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广州地区轨道交通沿线岩溶是在有利的地层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溶洞高度大多数小于3m,溶洞埋藏较浅,溶洞顶板较薄等。岩溶分布规律与发育程度主要受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的控制。查明岩溶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特征,对于隧道施工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隧道通过岩溶和采空区施工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庚亮  文富源 《隧道建设》2008,28(6):716-719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新南岭隧道断面大,洞体穿越岩溶区、煤层采空区等不良地质段,施工中多次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为此,采取多种方案综合比较研究,最后确定合理方案穿越,解决了工期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5.
在溶腔处理中,宜万铁路首次采用释能降压施工技术,成功降低溶腔水位,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研究,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6.
以白须公1号隧道为背景,运用有限元程序MIDAS/GTS模拟了隧道穿过特大溶洞时分台阶开挖的施工过程,分析了隧道在有溶洞条件下的施工力学行为,为关键部位加强支护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溶洞围岩自承能力较好,隧道衬砌连接处会出现应力集中,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97.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综合防治与处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难度大,风险高,且多为突发事故,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强施工管理与组织。针对不同的溶洞及软弱覆盖层分布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处理,以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98.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该技术具有分布式测量、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本文将此技术应用于岩溶区灌注桩检测,研究岩溶区灌注桩荷载传递规律和桩身附近溶洞存在位置,通过钢筋应力计测量结果验证了光纤传感技术在岩溶区灌注桩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岩溶区灌注桩完整性的分布式检测功能,并能判断桩身周围溶洞存在位置区间。相对于钢筋应力计、应变片等传统的检测方法,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广的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99.
针对盾构过岩溶区带压开仓常规加固所存在的弊端,以深圳地铁16号线龙龙区间为背景,研究注浆加固关键技术。通过试验配制具有一定胶凝性能的快凝低强度浆液,并利用研制的可伸缩液压注浆装置,将浆液直接快速输送至地层薄弱点,使其渗入掌子面岩土裂隙,实现掌子面整体加固、阻断外部来水和密封土仓高压气,快速稳固刀盘、土仓土体,同时做好盾尾止水,保证换刀安全。该方法与常规衡盾泥加固相比,经济效益显著,对复合地层、富水砂层、软塑或流塑性地层等不良地质中盾构带压开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王芳其  郑炜  徐华  陈剑楠 《隧道建设》2018,38(6):915-923
为研究隧道建设引起的地下水漏失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依托穿越中梁山山脉通向重庆市区西部的3条重叠相交岩溶隧道(襄渝铁路中梁山隧道、渝遂高速公路大学城隧道和成渝客专铁路歌乐山隧道)的地下水漏失情况,对其影响区内的生态环境及植被生长进行长期监测与综合分析,利用树轮宽度均值探讨地下水漏失对隧址区优势植物(马尾松、杉木)的生长影响,提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隧道地下水“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建设思路。研究结果表明: “以排为主”的襄渝铁路中梁山隧道,造成马尾松生物量明显降低(衰退幅度达71.4%),而“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其他2条隧道对马尾松的影响则相对小; 3条隧道的建设对杉木的生长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影响范围在隧道轴线两侧1 km左右; 基于马尾松出现生长恢复的时期(1992-1997年),建议将此阶段的最低地下水位作为隧址区地下水生态平衡埋深下限值,进而确定中梁山地区隧道的“以堵为主、限量排放”中限量排放的生态地下水位值,为岩溶山区隧道限量排放的地下水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