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55篇
  免费   1539篇
公路运输   9091篇
综合类   10424篇
水路运输   6769篇
铁路运输   5935篇
综合运输   1175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837篇
  2020年   908篇
  2019年   544篇
  2018年   482篇
  2017年   604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913篇
  2014年   2126篇
  2013年   1735篇
  2012年   2747篇
  2011年   2753篇
  2010年   2166篇
  2009年   2143篇
  2008年   2372篇
  2007年   2987篇
  2006年   2763篇
  2005年   1734篇
  2004年   1076篇
  2003年   730篇
  2002年   522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Major highway reconstruction can cause significant disruptions to existing travel patterns and economic activity. Reducing these impacts on travelers, shippers, businesses and residents requires that innovative and effectiv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actions b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his paper reports the major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a research study on managing transportation during highway, reconstruction.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were
–  to investigate and document the critical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state-of-the-art reconstruction and scheduling techniques, traffic accommodation strategies,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nd project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processes, and
–  to formulate and recommend a corridor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process that can be used to develop, implement and evaluate a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plan of strategies to mitigate the corridor-wide impacts of major highway reconstruction.
The recommended process consists of five chronological phases, each composed of many tasks having related focuses within the overall process. Each task is designed to contribute to the common objective of seeing that an effectiv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plan for mitigating travel impacts throughout the project corridor is successfully realized. This process was formulated 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collected on 25 highway reconstruction project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by way of site visits, direct meetings with project personnel, requests for documentation, and phone interviews.  相似文献   
202.
本文用化非线性问题为线性问题的线性化方法,对非线性隐式的船舶浮态方程组进行了数值解,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形式浮态图谱,以便能迅速而准确地确定船舶各种不同装载情况下的浮态。本文给出了五万吨油轮“西湖”号算例。  相似文献   
203.
考虑到跨座式单轨车辆通过曲线时主要靠导向轮来导向,导向轮径向力大小是评价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运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单轨车辆仿真模型。在轨道半径和超高都不变的情况下,车辆以恒定的速度运行,通过改变走行轮垂向刚度的大小来分析导向轮所受径向力情况以及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单轨车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走行轮垂向刚度的大小对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4.
通过Java与MATLAB的混合编程,可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使计算效率与开发效率得到统一。通过具体混合编程实例以及在盾构隧道地层变形时空统一预测中的运用,结果表明此混合编程技术功能强大,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205.
CRH_3型高速动车组整流器预测电流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RH3型高速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采用的四象限整流器,在分析了其基本原理及其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一种基于预测电流控制方法的四象限脉冲整流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可以保持中间直流环节电压的稳定输出,实现调压稳压的功能,并且网侧功率因数近似等于1,谐波含量较小。  相似文献   
206.
以杭州软土地区某紧邻地铁区间两侧对称开挖深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三维数值模拟及实测数据剖析等 手段,分析双侧对称开挖基坑对运营地铁区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开挖深度的前提下,两侧基坑平面 尺寸差异为既有地铁区间水平位移变形的重要影响因素;软土地区基坑拆撑、回筑阶段的变形增量不可忽视, 最大占比超过了总变形量的 25%;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及桩基工程施工对邻近地铁区间影响较为显著。 本工程采用分区对称开挖,加强围护体系刚度等变形控制措施总体保障了邻近地铁的运营安全,为类似工程的设 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7.
为了解和掌握杭州等新开通地铁城市的乘客乘坐地铁出行所具备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水平,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乘客基本安全知识的认知程度、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和突发事件的反应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63%的乘客对于安全标识的含义、紧急报警装置等了解程度不高;87.88%的乘客表示没有接受过相关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68.19%的乘客对于地铁这种特殊的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表现出主动关心;90%以上的乘客未携带危险品进站乘车、未在站内/车厢内吸烟,安全行为较好;同时当地铁站内发生突发事件(如火灾、爆炸、停电、恐怖袭击等)时,57.58%的受访者表示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可以保持镇定的态度并能听从指挥。  相似文献   
208.
研究直径 10. 0 m 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曲线 段的施工地表沉降变形规律。以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 曲率半径 R = 350 m 和 R = 354 m 两处曲线施工段为监 测对象,以几何水准测量为监测方法,通过对监测数据 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沉降变形主要经历前期沉降、盾 尾脱出后沉降、注浆隆起、稳定沉降、后期沉降 5 个阶 段,最终变形值分布包络图近似呈偏正态分布,对称轴 线偏于曲线内侧。  相似文献   
209.
本文结合深圳地铁龙华线的实际情况,模拟在实际运营的情况下,区间隧道同时存在3列列车在同一区间隧道内情况下,隧道通风系统能否在火灾工况下火灾模式通风;测试火灾工况下区间隧道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并对区间隧道火灾排烟风速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结论,文章对工程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10.
阐述地铁车站消火栓系统的控制模式,并分析消火栓系统的操作模式,对手动启泵控制模式和自动启泵控制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从启动时间、运营管理、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手动控制模式在启动时间上具有优势,但存在人为误操作的可能;自动控制模式比手动操作模式增加了压力开关(流量开关)控制系统,投资会有所增加。优化两种控制模式,在设计手动启泵控制模式时增加自动巡检或其他线路故障报警功能,在设计自动启泵控制模式时,增设低流量或者低压力报警的流量开关或者压力开关,在消火栓系统出现小流量泄漏时,能及时报警,及时维修,避免消防泵在非消防状态下的错误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