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6篇
  免费   172篇
公路运输   523篇
综合类   407篇
水路运输   1082篇
铁路运输   307篇
综合运输   4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刘永绣 《港工技术》2005,(B12):12-15
针时板桩结构型式仅适用于中小码头建设这一长期困扰水运工程界的课题,研究开发了半遮帘式和全遮帘式板桩码头结构型式。在京唐港区2万t级板桩码头改造为5万t级泊住工程中,利用半遮帘桩减小作用于原前板桩下半部分的土压力,而且不设锚碇拉杆,取得了成功;采用全遮帘式板桩结构,又成功建设了10万t级深水泊位。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进行离心模型试验,验证了设计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42.
本文对装载固体危险品的散货船的船舶系统做了简要的阐述,对相关系统的设计方案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943.
改善船舶快速性,提高节能效果,从而提高船舶营运经济性日益受到国内外船东的关注。七○八所设计的出口船24000t运木散货船由于船东对主尺度的限制比较苛刻,引起航速紧张,经我所船模试验研究改进后,达到并略超过了船东要求的先进技术指标,较80年代日本建造的同类型船的每吨海里油耗降低45%~57%,并比1995年日本新建的同型船的油耗低2%~23%。介绍该船线型优化、球首设计及前置节能导管舵球节能装置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44.
淤泥质地层浅埋暗挖施工技术措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存在大量淤泥质软弱地层 ,给地下空间发展和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本文针对淤泥质软土性质及特点 ,结合福州市人行地下通道施工 ,论述软弱淤泥质地质条件下的地层加固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45.
结合 FW410型液力变矩器泵轮 CAD 软件的研制,本文论述了在微机 CAD 系统上用小屏幕绘制大幅面复杂机械图形和在屏幕上进行快速实时修改的具体做法,对所开发的剖面线绘制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扼要阐述了图形、符号及尺寸的自动标注方法.  相似文献   
946.
考虑舰船甲板弹性变形时的传递对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递对准时,帆船甲板的弹性变形会对装在甲板上的子惯导系统的对准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弹性变形进行建模,估计出弹性变形角并加以补偿来提高对准精度。首先对舰船甲板的弹性变形进行建模,并采用“速度+角速率”匹配的对准方法进行卡尔曼滤波仿真,对安装误差角和弹性变形角进行了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估计子惯导的安装误差角和弹性变形角时的精度可以满足使用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947.
本文以九绵高速白马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洞内支护结构严重变形破坏的工程难题,基于现场地应力测试和现场监控量测分析了软岩隧道大变形特性和机理,并对施工过程所遇工程难题不同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现场典型的大变形案例进行支护工艺探讨,并对白马隧道施工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诊治山岭隧道软岩大变形工程难题提供实践经验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48.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航道桥基础设计与施工创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为国内第一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址海域风大、浪高、水深、流急、潮汐显著,且岩面倾斜起伏大、裸岩硬岩分布广,气象水文及地质条件均十分复杂,尤其是桥址海域波流力巨大,为桥梁下部结构设计和施工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为解决风浪作用和通航船撞力作用,3座大跨度通航孔斜拉桥在基础设计和施工中采用多项创新技术,首次选用4.5 m的钻孔桩;为解决复杂海域大直径钻孔桩难题,研发了KTY5000型动力头钻机和相关配套的打桩设备;为克服波浪力作用,部分深水裸岩区域采用导管架辅助建立施工平台;为适应桥位独特的海洋环境,3座大跨度通航孔斜拉桥主塔墩承台均采用圆端哑铃形高桩承台,承台顶露出高潮位以上,承台施工采用集主体防撞结构与施工围堰一体的防撞箱围堰结构,永久结构与临时结构相结合,节约材料的同时降低了施工的安全风险性。其大型防撞箱围堰采用工厂整体制造、整体吊装、整体下放,实现模块化、标准化施工,哑铃形承台系梁范围采用无封底混凝土施工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949.
根据地铁运营的特点及国内外脆弱性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构建地铁在大客流扰动下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级可拓理论,建立地铁在大客流扰动下脆弱性的多级可拓评价模型。以北京地铁为例,确定北京某地铁站在大客流扰动下脆弱性的风险等级,并根据所得结果提出优化措施,为我国地铁在大客流扰动下脆弱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50.
结合石太客运专线采用移动模架现浇32m双线整孔简支箱梁的工程实践,介绍了下行式移动模架的设计、拼装、预压、混凝土浇筑施工、预应力张拉、过孔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