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篇
  免费   61篇
公路运输   364篇
综合类   376篇
水路运输   176篇
铁路运输   231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列出了水泥路面破损基本类型,介绍了落锤弯沉仪的使用方法,阐述了落锤弯沉仪用于测定水泥路面破损的基本原理以及测试示例,根据水泥路面破损测试结果制定合理的养护维修的措施。  相似文献   
62.
港口的综合指标及吞吐货物的集疏运能力是反映港口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借助于模糊层次分析法,以构建港口竞争力评价方法,为港口客观恰当了解和评价自身竞争力及相对水平提供了参考价值,港口可以以此作为分析和寻找自身薄弱环节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结合实例对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3.
船舶尾流是导致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冲刷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港口、海岸工程设计规范中未考虑船舶尾流作用对抛石基床块石稳定性的影响。文章通过总结、对比、分析国外船用螺旋桨射流流速分布研究成果,得到了螺旋桨射流流速分布规律,提出了船舶尾流冲刷作用下抛石基床块石稳定性计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某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块石的冲刷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螺旋桨射流起始段和主体段的流速均可能对抛石基床块石产生冲刷影响,且主体段水流对块石稳定性影响更大,船用螺旋桨桨轴线距基床顶面高度2倍桨直径内的区域可作为船舶尾流冲刷影响区。  相似文献   
64.
针对我国危险品运输安全经营的现状,在专家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车辆、人员、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危险品运输三级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中的1~9比例标度准则建立判别矩阵,确定各级评价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对指标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证明,所构建的指标合理可信,完全可应用到危险品运输的安全评价中。  相似文献   
65.
以搜集的200余条散货船为样本,建立了空船质量统计回归模型和三种情况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选取10条散货船对各模型进行了测试和比较。三种BP神经网络模型测试结果与实际值很接近,精度优于传统的统计回归模型,表明用BP神经网络进行空船质量估算是可行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66.
汽轮机组是船舶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量和尺寸是影响船舶动力装置重量体积及布置的重要因素.建立包括汽轮机、冷凝器和齿轮减速器设计三部分的船舶汽轮机组数学模型,以汽轮机组重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和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采用不同的优化算法对机组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原方案相比,采用优化方案后汽轮机组重量明显减小,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有更好的优化性能,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7.
2300客位/2500m车道客滚船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国内船东设计的大型客滚船,具有甲板层数多、面积大、房间多、载客量大的特点。船舶照明设计的合理性是影响船舶正常航行及应对紧急情况的重要因素。简要介绍了2300客位/2500m车道客滚船的照明灯具及其相应安装场所,分析了全船正常照明、应急照明、航行灯信号灯的布置和系统设计,并对其所涉及的规范规则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  相似文献   
68.
提出港口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性评价过程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及正常指标和故障指标两类评价指标;针对不同指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使结果符合评价要求;采用多层次评价构权方法和混合合成法,使构权和评价值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9.
高速铁路建设工程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复杂系统,其建设过程中风险因素众多,可用系统韧性表示该系统的风险防御能力和受扰动后的恢复能力.为提高高速铁路建设工程风险防御能力及受外界因素扰动后的恢复能力,进行高铁建设工程系统韧性评价研究.以高速铁路建设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韧性理论,从制度管理、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和信息管理4个方面...  相似文献   
70.
Tram vehicles mainly operate on street tracks where sometimes misguidance in switches occurs due to unfavourable conditions. Generally, in this situation, the first running gear of the vehicle follows the bend track while the next running gears continue straight ahead. This leads to a constraint that can only be solved if the vehicle's articulation is damaged or the wheel derails. The last-mentioned situation is less critical in terms of safety and costs. Five different tram types, one of them high floor, the rest low floor, were examined analytically.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which wheel would be the first to derail and what level of force is needed in the articulation area between two carbodies to make a tram derail. It was shown that with pure analytical simulation, only an idea of which tram type behaves better or worse in such a situation can be gained, while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gives more realistic values for the forces that arise. Three of the four low-floor tram types need much higher articulation forces to make a wheel derail in a switch misguidance situation. One particular three-car type with two single-axle running gears underneath the centre car must be designed to withstand nearly three times higher articulation forces than a conventional high-floor articulated tram. Tram designers must be aware of that and should design the carbody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