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3篇 |
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58篇 |
综合类 | 92篇 |
水路运输 | 167篇 |
铁路运输 | 146篇 |
综合运输 | 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分析了青岛地铁2号线蓄电池工程维护车出现车钩"低头"现象的原因,并给出了一种通过加装车钩挂梁结构以支撑车钩的解决方案。文章还对挂梁结构进行了强度校核,确保该结构满足实际工况需求。 相似文献
52.
在对动车组辅助电池系统轻量化设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蓄电池基本性能进行比较,通过对钛酸锂电池的充放电倍率、高低温性能及循环寿命进行测试,分析了钛酸锂电池在动车组轻量化设计上的可行性,提出了电池组应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3.
文章介绍了新加坡电力蓄电池双能源工程车制动系统,阐述了空电混合制动的原则及主要内容,并针对地面联调试验中发现的混合制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4.
高锰钢爆炸加工硬化及其硬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爆炸加工后高锰钢的硬化效果及其硬化机理.结果表明,高锰钢经爆炸加工后表面硬度大幅度提高,硬化深度超过40mm.但夏比冲击试验表明仍有较高的韧性,宏观残余变形很小.这些变化不是发生M体及ε相转变的结果,而是发生高密度位错、堆垛层错、大量的交叉滑移,晶粒的扭折,孪晶及A体晶粒细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燃料电池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阐述了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6.
现有的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下,电动汽车必须使用多块电池构成的电池组来满足使用要求。由于同一类型、规格的电池在电压、内阻、容量等方面的参数值存在差别,使其在电动汽车上使用时,性能指标往往达不到单体电池的原有水平,严重影响其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本文对电池组内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生产、配组、使用、维护等过程提出弥补不一致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7.
58.
电池组电源管理系统(BMS)是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结构的关键要素。其电源管理的设计要点是确保锂电池效能的最佳化和最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智能型的方案不仅延长电池组的寿命,也增加了车辆的行驶距离。提供驱动电机电源的锂电池组有数百伏的高电压,对汽车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安全性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其可靠的实现方案也是电源管理系统的核心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59.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为积极应对首批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退役潮的到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的指导下,笔者对日本、美国、德国三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法律政策进行分析,剖析日本完善的回收体系、美国完备的层级立法和德国明确的责任制度,并结合三国经验,探索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产业的法律政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0.
用热重分析仪对 O2和 NO2气氛下柴油机炭烟的氧化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程序升温氧化(TPO)试验对其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 O2和 NO2气氛下柴油机炭烟氧化过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用模型对 O2和 NO2对炭烟的氧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炭烟在 O2气氛下大约从700 K 时开始氧化,氧化反应的活化能为76.8 kJ/mol ,对 O2的反应级数为0.85;而在 NO2气氛下大约从600 K时开始氧化,氧化反应的活化能为21.9 kJ/mol ,对 NO2的反应级数为0.85。在柴油机排气组分条件下,当温度低于750 K 时,NO2氧化炭烟引起的炭烟质量减少占主导;而当温度高于800 K 时,O2氧化炭烟引起的炭烟质量减少占主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