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8篇
  免费   230篇
公路运输   888篇
综合类   2937篇
水路运输   1575篇
铁路运输   748篇
综合运输   19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504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658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直线段和曲线段中受电弓弓头的偏移影响因素以及接触线的受风偏移现象.根据比较车辆处于直线段和曲线段时的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相对距离来确定受电弓弓头宽度的合理安全宽度,并设计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受电弓宽度参数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62.
主要介绍淮河特大桥深水基础钢板桩围堰、钢套箱围堰、混凝土围堰施工方案的优化比选,通过方案优选,确定钢板桩围堰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63.
沉井基础施工技术在道路交通、房屋建筑施工中经常被采用。但异形沉井基础并不多见,不仅开挖复杂,而且技术难度大。结合国道107线郑州段改建工程泵站施工中应用沉井基础施工技术的成功实践,介绍沉井基础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所遇问题的处理方法,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地铁车辆段电力外线的整合和规划,充分利用复杂狭窄的管线空间,使用不同的方式对室外各电力管线合理敷设,对各种敷设方式的利弊进行对比分析;阐述车辆段的室外照明设计,对今后的室外照明设计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5.
物流配送点选址模型及其算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首先介绍以最低送货运输费用为目标 ,借助最小二乘法推导出单物流配送点的选址模型及其迭代算法 ;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已知物流配送点数目条件下的选址和物流服务分配问题 ,提出用二进制数的矩阵来描述物流服务分配方案 ,推导出其选址的数学模型 ,并给出交替选址迭代算法 ;最后讨论了如何把在未知配送点数目条件下的选址问题转化为已知配送点数目条件下的选址问题来求解  相似文献   
66.
模糊神经网络在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对发动机失火故障进行诊断,建立起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应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训练及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7.
东风日产合资背景下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的形势下,东风日产合资给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世界超级零部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也带来存亡性挑战。只有顺应全球性潮流,乘“东风”破“巨浪”,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湖北省区位优势,在国际竞争中锻炼成长,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8.
阐述福建闽江下游堤防护岸工程的原状和维修的必要性 ,提出护岸工程中水下护脚和水上护坡的几种不同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并对各自的适用性和优缺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69.
本文针对苏州河综合整治某新建防汛墙工程实例 ,通过原位试验方法对低桩承台微型桩基桩土共同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0.
Schwanen  Tim  Dijst  Martin 《Transportation》2003,30(3):261-283
This paper assumes that activities at the home and work location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s' paths through time and space. Fixed activities at these locations determine to a large extent the duration and timing of time windows – blocks of time available for participation in travel and out-of-home non-work activities. Taking the time spent at home and at the workplace as a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classifies activity patterns on workdays into six groups with distinct home- and work-stay patterns. For this, data are used from the 1998 Netherlands National Travel Survey. The six clusters vary in terms of the duration and timing of time windows and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can be explained by commute characteristics, types of non-work activities performed, workers' sociodemographic attributes, and their spatiotemporal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impact of sociodemographic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bles on cluster membership is shown to be wea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