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0篇
  免费   169篇
公路运输   859篇
综合类   983篇
水路运输   746篇
铁路运输   417篇
综合运输   13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山区双车道公路驾驶员疲劳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双车道公路由于地形条件限制线形复杂多变,山体及路侧植被遮挡视线的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驾驶操作的难度和强度.导致驾驶操作频繁、精神紧张.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的驾驶操作极易产生驾驶疲劳,进而发生交通事故.因此,研究山区双车道公路驾驶员的驾驶疲劳特性,可为山区公路的交通安全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预防交通事故,保证人车安全.  相似文献   
82.
廖军 《交通标准化》2007,(5):181-184
为了优化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输可靠度和速度,需要建立恰当的西南公路出海(辅助)通道的物流运作模式,以充分发挥出西南公路出海(辅助)通道基础建设的效益.  相似文献   
83.
丁琦  谢军  应铭 《水运工程》2018,(1):106-111
开敞淤泥质海岸深水航道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航道的基建及维护费用,是航道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以连云港港徐圩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在连云港海域应用较为成熟的波浪数学模型推算的波要素成果,研究中浪、大浪对徐圩10万吨级航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边坡实测地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波浪动力的角度来看,徐圩10万吨级航道设计边坡的坡度取值是合理的,本海域的波浪动力不会对航道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4.
开体泥驳是辅助大型挖泥船疏浚施工关键设施之一。针对国内研发的4 000 m3大型自航艏吹开体泥驳,分析泥驳通过左右两个半体开启快速卸泥、在浅水区域卸泥、通过溢流筒装置实现不同装舱高度溢流、通过艏吹装置进行吹岸作业等功能特点,提出此类型船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了船舶开体状态稳性、液压缸及泥舱密封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掌握了大型自航艏吹开体泥驳核心技术,为同类型船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
基于RANS方程和VOF模型求解船体粘性兴波流场,开展了小水线面双体船(Small Waterplane Area Twin Hulls,SWATH)迎浪规则波中纵向运动及波浪载荷的非线性特性研究.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SWATH船的垂荡及纵摇运动响应、垂向加速度和波浪载荷的一阶及二阶量随入射波高的变化规律,指出SWATH船的运动响应及载荷与波高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尤其体现在响应共振区附近;相比于船体垂荡和纵摇运动,垂向加速度及波浪载荷的非线性特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6.
文中简述了某天然气管道A站-B站段内检测通球过程中封堵三通处出现的卡堵问题,结合通球、封堵等工程实践,对卡球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塞堵的设计缺陷,通过理论计算提出了塞堵的优化设计,解决了塞堵无旋转限位的问题,并对优化设计后期实践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对天然气管道带压封堵、通球,提高输气效率等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7.
真空预压软基处理工程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真空预压软基处理工程中一些常用的监测手段及监测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综合运用表层沉降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分层沉降监测、地下水位观测等手段,分析真空预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可供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8.
浅地层剖面探测与地震映像法探测的应用对比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用原理、工程实例、应用效果分析等方面,对比分析浅地层剖面法和地震映像法的勘探特点.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比分析浅地层剖面法和地震映像法在海域覆盖层(软土层)的沉积序列类别划分、海底基岩面勘探、海底基岩突变处(暗礁、风化深槽等)、海底管线探测等方面的应用效果,辩明2种物探方法的优缺点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89.
基于偏最小二乘的两栖突击车作战效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两柄突击车作战效能和偏最小二乘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预测作战效能的方法。介绍了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某型两栖突击车的作战效能进行了预测。得到了可靠的作战效能系数。  相似文献   
90.
基于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根据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效能模型,对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作战效能的可用度向量A、可信度矩阵D和固有能力矩阵C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固有能力矩阵中反鱼雷概率这一指标进行了研究。按照悬浮式深弹反鱼雷作战物理过程,将反鱼雷概率分解为鱼雷经过悬浮式深弹阵的概率、悬浮式深弹阵探测鱼雷概率和毁伤鱼雷概率,从而建立了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效能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