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87篇
综合类   117篇
水路运输   171篇
铁路运输   69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1.
厦漳大桥北汊主桥通航孔的通航能力与其上游及桥区附近的码头建设规模密切相关.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北汊主桥通航孔的特点及碍航性,提出通航净空高度是制约其通航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船数据的统计分析,论证北汊主桥通航孔的通航能力.其结论对该桥区通航安全管理及桥区上游和附近码头建设规模的确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驰振是一种钝体截面的细长结构在空气中的气动不稳定现象,其振动频率较低。大跨刚构桥最大悬臂施工阶段由于结构较柔,存在发生驰振的可能性,因此必须研究该状态下的驰振稳定性。驰振分析通常借助风洞试验进行,试验周期长,费用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数值风洞方法,首先求解不可压雷诺时均N—S方程,获得桥梁主梁截面的气动力特性,然后通过求解结构驰振运动方程,以评价大跨刚构桥最大悬臂施工阶段的驰振稳定性。用于贵阳小关连续刚构桥最大悬臂施工阶段横风向驰振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该桥在最不利施工状态不会发生驰振。  相似文献   
13.
邓恒 《汽车电器》2007,(8):29-32
以整车装车与跑车验证案例为背景,讨论汽车开发过程中汽车电器故障诊断的方法,阐述如何应用零部件置换原则来分析故障的重要性等级(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4.
多级嵌挤密实级配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以逐级填充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为设计依据,以贝雷法为设计和检验标准,提出了由集料主、次骨架结构形成的多级嵌挤密实级配(MDBG)的设计体系,包括粗集料级配设计、细集料级配设计、合成级配设计及贝雷法对设计级配的检验。在贝雷法级配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将混合料中0.075 mm筛孔通过率也作为检验指标,从而使贝雷法的控制指标更趋于完善;同时给出了适合于16型多级嵌挤密实级配(MDBG-16)的相应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和规范公式计算,对象山港大桥建设后桥区水流变化和海床演变及大桥辅助通航孔通航净空尺度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在象山港大桥主通航孔南北两侧各设2个辅助通航孔,通航1 000 t级及以下船舶,3个设计方案的通航净空尺度和水流条件均满足通航要求,通航航线可沿袭工程前的习惯航法。  相似文献   
16.
杨晓亮 《交通标准化》2010,(22):120-122
实行合理最低评标价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项目法人负责制、建设监理、合同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工程保险和工程保证担保)、资质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等制度的配套,在实施过程中应予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描述列车运行自动调整问题,回顾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展望该技术未来发展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18.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合龙设计优化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龙阶段的施工工序对多跨连续梁桥的内力和累计位移均有一定的影响,以一座4跨连续梁桥为例,根据合龙阶段预应力钢束张拉阶段的不同,建立该桥的两种有限元模型,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的分析结果,对比分析预应力张拉阶段对梁体内力、累计位移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应力张拉阶段对多跨连续梁桥结构的内力影响较小,对梁体结构的累计位移影响较大,根据分析结果,对该桥的合龙工序进行了优化。建议多跨连续梁桥在进行安全设计的同时应考虑结构线形控制的难度,对合龙工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9.
根据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研究成果,分析了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水流条件及影响因素,通过采取多种改善通航水流条件的有效措施,提出了满足船舶或船队航行条件的枢纽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山区河流船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山区河流的水文特点,采用洪水频率法确定的船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很难满足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要求,研究探讨了采用高水通航历时保证率法确定船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对嘉陵江IV 级船闸水位选用标准提出了高水通航历时保证率99% 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