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2篇 |
免费 | 25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972篇 |
综合类 | 787篇 |
水路运输 | 1769篇 |
铁路运输 | 470篇 |
综合运输 | 2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141篇 |
2021年 | 251篇 |
2020年 | 179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41篇 |
2015年 | 204篇 |
2014年 | 348篇 |
2013年 | 278篇 |
2012年 | 317篇 |
2011年 | 366篇 |
2010年 | 286篇 |
2009年 | 259篇 |
2008年 | 216篇 |
2007年 | 220篇 |
2006年 | 198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1.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规则波作用下30万吨级油轮撞击能量,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HT、LB、TT0、D对撞击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撞击速度与HT成正比;与LB成幂次关系;与TT0也成正比,但TT0=1时船舶撞击码头与波浪产生共振,撞击速度出现极大值;压载时的撞击速度大于满载时的撞击速度,撞击速度与吃水成负相关。提出了30万吨级油轮撞击能量的计算公式,与青岛港原油码头三期工程和青岛益佳集团燃油码头工程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12.
针对内贸箱船货运近海航行,重箱化及散货集装箱化的需求,对2500TEU级内贸箱船船型的开发思路与各方面的特点作了介绍。该船型具有低航速、大载重吨、高装箱率、快捷牢靠堆装系统的特点,目前已成功升级了第二代2500TEU船型。 相似文献
713.
船闸侧墙廊道闸室明沟消能工布置及消能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闸室内船舶所受系缆力大小及停泊安全。利用局部模型,在恒定流情况下,对侧墙廊道闸室内布置单明沟机加槛、双明沟及三明沟消能工充水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和比较各明沟形式的剩余比能、动能及流场分布,综合评判各形式明沟消能工的消能特性,并在整体模型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明沟形式比较,三明沟布置消能效果最优。双明沟消能形式较单明沟消能水体增大较多,消能工布置灵活,消能空间大,水流分布亦较单明沟更为均匀,在减小闸室内横向水流对船舶作用力方面较单明沟形式优越。因此,综合比较,双明沟消能效果较单明沟要好。 相似文献
714.
为研究运行参数对天然气-柴油双燃料船用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运用AVL_FIRE仿真软件基于4190Z_LC-2型船用中速柴油机,构建燃烧室高压循环模型。通过将仿真数据和台架试验得到的缸压曲线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采用模型仿真,研究运行参数对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气替代率可以明显改善NO的排放,过高的替代率会降低指示功率,损失部分动力性;提高进气温度可改善燃烧质量,合适的进气温度可以改善动力性和经济性;提高进气压力有增压效果,适当提高进气压力可获得较好的动力性和排放性;喷油提前角的增大,会延长滞燃期,缩短后燃期,而合适的喷油提前角可以避免工作粗暴,改善柴油机动力性。 相似文献
715.
716.
以舰船动力系统综合体系评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评价过程的分析和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考虑到对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和量化分析,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评价模型实现对舰船评价指标的优化计算,并通过对该模型的实例分析获取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评估出舰船动力系统的状态水平,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17.
718.
719.
A linearized aero-hydro-servo-elastic floating wind turbine model is presented and used to perform integrated design optimization of the platform, tower, mooring system, and blade-pitch controller for a 10 MW spar floating wind turbine. Optimal design solutions are found using gradient-based optimization with analytic derivatives, considering both fatigue and extreme response constraints, where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a weighted combination of system cost and power quality. Optimization results show that local minima exist both in the soft-stiff and stiff-stiff range for the first tower bending mode and that a stiff-stiff tower design is needed to reach a solution that satisfies the fatigue constraints. The optimized platform has a relatively small diameter in the wave zone to limit the wave loads on the structure and an hourglass shape far below the waterline. The shape increases the restoring moment and natural frequency in pitch, which leads to improved behaviour in the low-frequency range.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is shown in the solutions for the tower and blade-pitch control system, which are clearly affected by the simultaneous design of the platform. State-of-the-art nonlinear time-domain analyses show that the linearized model is conservative in general, but reasonably accurate in capturing trends, suggesting that the presented methodology is suitable for preliminary integrated design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