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8篇
  免费   115篇
公路运输   594篇
综合类   571篇
水路运输   707篇
铁路运输   543篇
综合运输   6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Abstract

Household vehicle ownership, and the associated dimensions including fleet size, vehicle type and usage,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researched transport topics. This paper endeavors to provide a critical overview of the wide-ranging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employed in vehicle ownership modeling depending on the ownership representation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studies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vehicle ownership representation are classified as: exogenous static, exogenous dynamic, endogenous static and endogenous dynamic models.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applied range from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s to complex econometrics formulat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a rich set of covariates. In spite of the steady advancement and impressive evolution in terms of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examine the decision process, we identify complex issues that pose a formidable challenge to address the evolution of vehicle ownership in the coming years. Specifically, we discuss challenges with data availability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selection. In light of these discussions, we provide a decision matrix for aiding researchers/practitioners in determining appropriate model frameworks for conducting vehicle ownership analysis.  相似文献   
142.
高架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结构特点使得其运营中的检查维修工作难以展开、紧急事故应对能力差,研究设计专门的检修通道迫在眉睫。文章简要介绍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检修通道的功能、构成、总体设计要求、重点制作工艺,为今后跨座式单轨检修通道的制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3.
为了提高双块式无砟轨道的设计和施工质量,首先对路基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和支承层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提出连续道床板和分块道床板两种结构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和设计要点,并对两种设计方案进行结构受力和配筋计算。然后从抗压强度、结构耐久性、疲劳强度、裂缝控制等要求研究道床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出道床板混凝土强度采用C40是足够的,且强度不宜太高。最后结合目前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和运营经验,提出道床板和支承层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4.
为使大型集装箱船舶安全快速地靠离码头,本课题开发研制了3676kW(5000马力)新型全回转拖轮.通过对总体布置和线型的优化设计,合理地选配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使新型拖轮能安全地进入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艏部和艉部区域,有效地实施顶推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船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45.
展线型立交是山区道路中的特种立交。研究展线型立交的基本特征,探讨其4种基本形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6.
该文通过西安市南北中轴线改造过程中对横断面型式的确定、旧路材料的再生利用、公交停靠站的设计等技术问题的探索和尝试,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见解,同时介绍了旧路改造设计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7.
卢雁 《汽车电器》2014,(4):27-29
汽车线路是汽车电器的网络主体,其功能是实现整车电器零部件的电路连接。由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大量应用,汽车线路的电源分配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性能。本文阐述整车电源分配的几种方式及设计要点,以利于更好地对整车电源分配进行设计,提高汽车的使用及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48.
针对砂浆车经常发生电气故障的问题,对其供电系统中柴油发电机组的选择、配电系统及接地系统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分析了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砂浆车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及方法,为砂浆车的设计开发及使用维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9.
大型耙吸挖泥船“新海虎”号的轮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再红 《船舶》2008,19(5):25-29
文章描述了“新海虎”耙吸挖泥船轮机系统的设计,包括采用复合驱动的动力系统、功率管理系统、热源系统、冷却系统和泥泵封水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0.
对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而言,其两者的有效结合和共同受力是关键。以某座刚架系杆拱桥钢—混凝土接头为对象进行了研究,作为整个桥梁的关键构造,其计算理论是否符合实际及合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解析的方法,考虑了基于三角形反力分布和矩形反力分布两种埋入式接头模式,并在矩形反力分布模式中考虑了钢—混凝土粘结力的影响。将两种计算模式的结果及是否考虑钢—混凝土粘结力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类似工程背景的混合拱桥钢—混凝土接头可以采用设结合段的埋入式接头理论进行设计与分析,是否考虑钢—混凝土粘结力对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