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6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581篇
综合类   421篇
水路运输   240篇
铁路运输   483篇
综合运输   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611.
提出将预应力混凝土矮肋T梁应用于小跨径桥梁.以20 m跨径简支梁桥为例,对矮肋T梁截面效率,横隔板设置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解析法和空间有限元法进行横向分布系数分析计算.分析表明,矮肋T梁可应用于小跨径桥梁上部结构.  相似文献   
612.
林世生 《隧道建设》2013,33(8):650-658
地铁列车高速通过中间风井以及多次在地下线路与高架线路间转换,引起车厢内压力波动,降低了乘车的舒适性。文章总结了其他国家制定的地铁或高速铁路不同的人体舒适度压力控制标准和国内的地铁压力舒适度的相关研究,采用地铁环境模拟计算软件SES 41,对广州地铁14号线列车线路在隧道运行时不同列车时速、不同的隧道断面、不同渐扩段长度等情况下通过隧道洞口及中间风井时车头的压力波动及压力舒适度进行计算分析,提出对于高速地铁可在常规盾构隧道断面入洞口处和中间风井处设置一定长度及规模的渐扩段,同时结合行车组织的压力缓解措施的设计建议,这些措施在广州地铁14号线、21号线、南京机场线等工程设计中已进行应用,具体效果有待线路开通后进行实测验证。  相似文献   
613.
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分岔大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匝道与正洞分岔合流大跨段断面大、变化多、埋深浅、地质差、受力变形复杂。为了安全顺利地完成合流大跨段开挖,介绍了一套完整的分岔大跨合流段施工技术,并对开挖断面渐变分部、异型二次衬砌等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实践证明,本分岔合流段大跨在埋深浅、地质差、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采用合适的地层加固措施、不同断面的合理渐变、超大断面的合理分块、保留临时支撑施作二次衬砌等技术是切实有效的,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4.
赵立财 《隧道建设》2013,33(10):830-835
为了解决已完工隧道接触网下锚关节与中心锚结处混凝土强度满足悬挂吊柱受力要求,运用“化学锚栓锚固+钢板+斜撑”的方法对下锚段接触网关节处与中心锚结锚臂安装处衬砌混凝土进行补强加固处理。同时,利用混凝土刚度计算、吊柱受力计算、FLAC3D3.0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已实施的补强加固情况进行对比,表明计算分析与实际情况一致性较好,证明了本文所采用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15.
以湖南省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上的黄毛岭隧道工程为依托,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对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施工异常及其处治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隧道洞口施工异常段各监测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对其变形和开裂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数值模型,比较分析了3种不同施工方法所呈现的力学特性,指出采用CD法施工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证后续施工安全.最后,结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施工异常处治对策,实践证明其是可靠的.可为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16.
针对铁路行车系统,先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了两类情况下对影响系统可靠性的主次因素划分及其模糊评判权量的计算方法;再利用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系统建立可靠度动态评定模型,针对各因素属性特点,提出了扩展评判集的概念和求解扩展评判矩阵的方法;通过提出扩展评判矩阵的收缩方法,得到收缩向量,给出了系统可靠度算式;对铁路行车追尾事故防护系统进行实例分析,分析表明该方法对系统的可靠度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为铁路车务段行车安全提供了新思路,对加强车务段行车安全管理作业,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17.
为了研究高占有率(HOV)车道在我国城市道路中的设置方案,本文以城市快速路基本路段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了南京市的两条典型路段进行道路条件与交通条件的调查与分析。选取路段平均速度、延误时间以及运送能力为指标,分别设计了7种车道数分配方案,并运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现状和仿真对比分析,研究设置HOW车道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双向六车道的城市快速路基本路段中单独设置一条3’型HOV专用道或者一条3’型HOV专用道和一条公交专用道的组合时,能够最大化提高整个路段的运营效率;双向八丰道条件下,当公交和货车比例都相对较低,而小汽车和中客车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时,设置HOV车道时的利用率可能相对较低,而建立公交专用道则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618.
轨道交通环线在轨道交通网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首先,通过对比分析北京市、上海市轨道交通环线与非环线路的客流特征,总结出环线具有可达性较强、客运量高、断面客流量波动性较小、平均运距较短、换乘量较大等特征。其次,分析北京市第二条环线成环前后轨道交通线路客流特征变化、外环线路开通对内环线路的影响以及环线对于放射线路的分流作用,总结双环结构中内外环之间的关系及对放射线路的影响。最后,从轨道交通环线在线网中的功能、位置选择和建设时机等方面提出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619.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incidence of brittle failure by lamellar splitting in a large-scale tubular X-joint and examines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is failure. The X-joint, with multiple pre-existing fatigue cracks at the weld toe along the brace-to-chord intersection, experiences brittle failure during a monotonic in-plane bending test. Post-test sectioning of the material around the brace-to-chord intersection reveals lamellar splitting in the mid-thickness of the chord wall instead of rapid extensions of the fatigue cracks in the through-thickness direction. The lamellar splitting observed in this test differs from the conventional lamellar tearing both in its appearance and in its causes. The elongated nonmetallic inclusions concentrated at the mid-thickness, as revealed by the microscopic scanning, leads to delamination cracking near the mid-thickness and subsequently to the brittle failure of the joint. The material requirements in prevailing engineering codes do not suffice to prohibit the lamellar splitting failure observed in this study, which may cause catastrophic failures i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designed with insufficient redundancy.  相似文献   
620.
以长江叙渝段为原型建立连续弯道概化模型,进行定床水流试验.结果表明:过渡段的边界形态对连续弯道横比降分布存在明显影响,与单一矩形弯道中以弯顶呈完全对称分布特征不同,弯曲放宽复式河槽边界条件下弯道的横比降呈不对称分布,其后弯区域比降大于前弯.建立了反映边滩形态因子的最大横比降和全弯道横比降分布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