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54篇
公路运输   191篇
综合类   343篇
水路运输   225篇
铁路运输   250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明  王斌  张胜业 《船舶力学》2008,12(6):995-1006
设计了一个接近实际情况的多舱段复杂壳体模型,安装小型机械设备,分别进行了单台设备激励与多台设备同时激励的水下复杂壳体振动与声辐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源激励下水中复杂壳体的结构响应、辐射声场近似为单源激励下结构响应、辐射声场的非相干叠加.然后从结构声辐射理论上推导了激励源与结构响应、辐射声场之间的传递关系,并以两个源激励为例分析了非相干叠加引起的误差,从而解释了多源激励下结构响应、辐射声场近似为单源激励下结构响应、辐射声场非相干叠加的合理性.这些研究表明,非相干叠加方法可推广应用于水下复杂壳体在多源激励情况下的振动与声场计算,对指导工程设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2.
讨论了CRH系列动车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总体目标与主要思路。提出了国产300km/h以上速度动车组的技术创新总体方案的初步设想和技术路线,以及需要研究解决和完成的主要任务、具体内容与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3.
基于约束卡尔曼滤波的短时交通流量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克服单一的交通流预测模型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约束卡尔曼滤波的短时交通流量组合预测模型。约束卡尔曼滤波组合预测模型以各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为状态变量,交通流量为观测变量,预测结果是单一预测模型的加权和,加权系数由约束卡尔曼滤波方程递推动态确定,最后通过广深高速公路上采集的交通流量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预测步长情况下,约束卡尔曼滤波组合预测模型要优于最佳的单一预测模型或与其持平,并且不受某一较差的预测模型影响,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4.
Assessment of the vibration of high-speed trains negotiating complex sections of terrain under strong wind conditions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search into the operation safety and comfort of passengers on high-speed trains. To assess the vibration of high-speed trains negotiating complex sections of terrain under strong wind conditions, we performed a field measurement when the train passes through typical sections of complex terrain along the Lanzhou–Xinjiang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We selected the lateral vibration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roll angle and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car-body gravity centre through two typical representative sections (embankment–tunnel–embankment and embankment–rectangular transition–cutting) fo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vere car-swaying phenomenon occurs when the high-speed train moves through the test section, and the car-body later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 is rela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state of the terrain and topography along the railway. The main causes for this car-swaying phenomenon may be the transitions between different windproof structures, and the greater the scale of the transition region between different windproof structures or landform changes, the more obvious the car-swaying phenomenon becomes. The lateral vibration of the car-body is relatively steady when the train is running through terrain with minor changes in topography, such as the windbreak installed on the bridge and embankment, but the tail car sways more violently than the head car. When the vehicle runs from the windbreak installed on the embankment into the tunnel (or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tail car sways more intensely than the head car, and the head car runs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tunnel.  相似文献   
75.
由于BP神经网络在解决非线性复杂系统中存在很大的优势,以江西省1991—2011年人口、经济和耗电量等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耗电量预测模型。模型一利用1991—2009年人口、经济和耗电量等数据作为训练样本,以2010—2011年作为测试样本来验证网络的准确性,再根据历史人口、经济等数据来预测历史耗电量;模型二采用传统的多元回归分析法,对非线性多元函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通过回归模型得到的参数来预测耗电量。结果表明,模型一收敛性较好,所得预测结果绝对误差较小,而模型二传统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误差较大,因此,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的结果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证明BP神经网络应用在电力消耗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6.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动车组前端钢结构的吊装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吊具的轿式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7.
阐述了新型无线感应技术的原理,给出了一种有轨移动体定位电路。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无线感应系统比传统无线感应系统个有更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8.
从宏观上定性地论述了航行于“上海——石垣——台湾”航线上的船舶,在运用“改变航线”法避离热带气旋时,如何根据不同移动类型的热带气旋选择最优化的避离航线。  相似文献   
79.
循环经济以研发绿色新科技,整体改造产业链,充分利用资源,将废物转化为资源为发展思路。绿色科技既能为人类所用,促进社会进步,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整体和谐,是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科技创新需要法律加以调节,以促进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行政法与经济法从不同视角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以新经济人为分析逻辑起点,寻求与绿色科技创新价值理念的双重统一,从而为科技创新给予具体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0.
研究目的:本文以遂渝线12号无碴道岔道床为例,对12号无碴道岔的轨下基础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无碴道岔道床的设计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根据多重叠和梁理论,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无碴轨道道岔区轨下基础受力模型,针对无碴轨道板之间接触条件的特点,对无碴轨道道岔区轨下基础受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在同样荷载条件下,板层之间无紧密连接的无碴轨道的板层拉应力要大于板层有紧密连接结构的拉应力;当道床板层之间紧密连接时,道床板连续与否对道床板弯矩和路基面压应力影响不大。 研究结论:通过建立无碴轨道岔区道床有限元模型对岔区道床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响应进行了探讨,并分析计算了岔区分开式道床和连续式道床的道床板截面最大弯矩供设计时参考。道床板层之间紧密连接时,道床板连续与否对道床板弯矩和路基面压应力影响不大,故道床设计时可针对分开式道床和连续式道床的特点进行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