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77篇
综合类   188篇
水路运输   196篇
铁路运输   60篇
综合运输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沥青路面结构模型,对沥青路面结构的自振频率进行研究,并采用现场实测与室内试验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重点,对不同路基路面结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与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约为7%,模型合理;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自振频率一般在10~20Hz之间;面层和基层的模量变化对沥青路面的自振频率基本无影响,但随着它们厚度的增加,基频有减小趋势,厚度每增加5cm基频减小0.2Hz左右,第2~10阶的自振频率无变化;基频随着垫层模量的增加呈小幅度增加,而随着厚度的增加基频减小,厚度每增加5cm基频减小0.2Hz左右,第2~10阶的自振频率不受结构组合的影响;路基模量对沥青路面的自振频率影响较大,基频和第2~10阶的自振频率均随路基模量的增加而增加,增量2~3Hz/10MPa之间,且路基模量增加时,第2~10阶的自振频率增量比基频增量大0.6Hz左右。  相似文献   
72.
小型LNG运输船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的经济发展使得国内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急剧增大。我国的天然气国内开发供应缺口将长期存在,中国的进口液化天然气总量将会逐年增加。合理的将LNG分配到沿海、沿江的终端用户需要一种创新的LNG产业链,LNG在我国的二程转运将会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小型LNG运输船在这一产业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市场迫切需要适合我国国内贸易的这种新船型。  相似文献   
73.
船舶振动研究在现代船舶上正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内河船一般吃水较小,螺旋桨与船壳的间隙很小,而转速又很高,加上伴流的不均匀,使螺旋桨的激振力加大,对船舶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振动问题更加突出.文章以某舰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实验得到的舰艇固有频率和实船振动水平,为作者编制的相近类型船艇振动预报软件提供了检验实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城市快速路合流区车辆运行规律,基于车辆自然轨迹数据,提出考虑驾驶行为异质性的合流区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模型将合流区分为上游区域、合流区域及下游区域,3个区域由11条路段组成。首先,利用Kalman滤波算法对自然轨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然后,计算每辆车驾驶行为特征参数并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结合聚类效果评价指标Silhouette系数将驾驶行为分为:保守-谨慎型、激进-谨慎型、保守-轻率型及激进-轻率型这4种类型;最后,依据分类结果, 建立考虑加速度、随机慢化概率异质性的跟驰模型和考虑换道安全间距、换道决策的多级异质性换道模型。在各空间占有率的情境下,基于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统计同质驾驶行为和异质驾驶 行为条件下,合流区域车道的流量、密度、速度、时空位置及换道频率等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空间占有率为10%~20%时,同质交通流相比异质交通流更容易产生局部交通拥堵和交通流失效情境,并且同质交通流量峰值比异质交通量小27.1%;随着空间占有率的增加,同质车辆和异质车辆驾驶频率均呈现增加-稳定-下降的趋势,而异质驾驶行为换道频率的极大值比同质交通流高 20.74%。  相似文献   
75.
跨度52m的钢结构大跨叠层桁架是西安火车站站改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大跨叠层桁架的整体有限元模型,对整体结构进行全面的静力分析和自振特性分析。静力分析着重研究结构整体变形和应力比,分析不同荷载工况作用下结构变形特征;自振特性分析在研究叠层桁架自振特性的基础上,分析改变桁架腹杆形式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构件的变形及应力比均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规定,结构整体位移分布一般呈现正对称特征,大跨叠层桁架的最大位移区域位于跨中位置;大跨叠层桁架具有较低的自振频率,腹杆形式的改变对其自振频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6.
为准确模拟驾驶人跟车行为,提出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驾驶人“感知-决策-操控”行为模型。建立描述驾驶意愿的HMM模型,模拟驾驶人感知过程,获得期望的车间距;预测模块模拟驾驶人根据交通环境和自身生理、心理状态预测车辆未来轨迹,即决策过程;优化模块描述驾驶人为使预测的车辆轨迹跟踪上期望的车辆间距而采取的操控汽车的执行动作,即操控过程。上述3个模块的滚动过程实现了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模拟。利用自然驾驶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车间距平均误差仅为1.47%,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本文为驾驶行为建模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77.
为了剖析长三角地区液化天然气(LNG)市场发展形势,从而为长三角地区科学布局LNG接收站提供参考,开展长三角地区天然气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梳理影响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因素,对长三角地区天然气需求量进行预测。通过供需能力平衡分析,判定长三角地区LNG接收站承担的进口LNG接卸量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未来2~3年将是LNG接收站的建设热潮。基于未来发展形势分析,从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及市场化等方面提出促进长三角LNG接收站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Two roof solar collectors (RSCs), conventional single pass RSC and new double pass RSC, were compared. The new roof solar collector, which is formed by integrating a double pass solar air collector with the roof of the building, can be operated more efficiently for space heating in winter, and for natural ventilation in other season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two RSCs for both space heating and natural ventilation, a single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house, on which the two RSCs will be mounted, was developed. The efficiency of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for the new RSC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pass one by 10% on average, and the ventilation rate contributed by natural ventilation for the new RSC can be improved to a great extent for most cases, indicating that the new RSC is superior to the single pass one from the viewpoint of both space heating and natural ventilation. The new RSC is more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energy saving of buildings.  相似文献   
79.
采用有限元法对某船用浮筏隔振装置的静态特性、固有振动特性、隔振效果和抗冲击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浮筏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进行了测试,浮筏隔振装置的加速度振级落差实验台架测试结果超过35dB,测试结果表明文中的数值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
阐述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自然垄断理论为基础,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比较;通过深入分析深圳市轨道交通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全网络一体化集中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