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5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363篇
铁路运输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简述了垂直发射舰炮研究的背景、总体方案及各机构的构想,如舰炮总体、自动弹药仓、模块化炮管、装填系统等。分析了垂直发射舰炮的特点、关键技术和必须重点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2.
舰艇舱室电磁兼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舰艇舱室中电磁环境的分析,探讨了引起舱室中电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就骚扰源、种类和成因进行了相关探索,结合实际工作中成功的经验给出了相应措施,为舱室中电磁兼容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43.
对2万吨级多用途船船型进行了试验研究,该船与相近吨位船舶相比,傅氏数高,方型系数大,船型优化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分析上海船研所同类型多用途船船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先后设计了2个方案的球艏线型,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优选出推荐船型。优选船型有效地解决了该船的快速性问题,性能优良,可供船舶设计及建造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44.
简要讨论光纤通信技术在舰船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首先提出并分析舰船自动化系统中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一般网络结构,然后就网络节点的关键器件——组合T形耦合器及光收发单元作详细阐述,最后提出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一般器件选择。  相似文献   
45.
高速排水型双体船阻力估算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炜  王青  杨洋 《船舶工程》2007,29(4):17-20
针对片体为圆舭型的高速排水型双体船,分析了主要船型参数对阻力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剩余阻力系数和湿面积的估算公式,可用于初步设计阶段估算这种船型的阻力.  相似文献   
46.
针对反舰导弹突破近程舰炮武器系统防御阵地的战场需求,研究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开火时机和命中概率数学模型,分析其对反舰导弹产生有效可靠的毁伤时的射击持续时间,计算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超音速反舰导弹在中末段实施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时对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突防概率,为导弹突防和舰艇近程防御方面的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舰船机械设备冲击隔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回顾了舰船设备冲击隔离技术的研究历史,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理论分析方法和试验研究方法,如经验公式方法、动力分析方法、有限元方法、冲击响应谱(SRS)法、动力设计分析方法(DDAM)、冲击隔离优化设计等.  相似文献   
48.
王虹斌 《船舶工程》2006,28(5):28-30
对于一定厚度的水中气幕和声边界条件,通过气幕声反射和声透射理论模型的推导,构建了考虑多体多次散射情况的气幕声插入损失计算模型,并采用与气幕实测谱在频域相比较的方法,实现了用气幕实验数据逆算气幕实际结构参数和数值求解气幕实际声插入损失.  相似文献   
49.
贡毅敏  常欣  黄胜 《船舶工程》2006,28(6):24-27
概述了全方向推进器工作的基本原理以及研究开发全方向推进器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针对全方向推进器的研究的现状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全方向推进器的研究方面所作的工作;给出了哈工大的定常和非定常状态下的理论计算结果,以及与日本三菱重工的试验值所作的比较;提出了两种新型全方向推进器调距机构的试验模型.  相似文献   
50.
CODAG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DAG动力装置最适宜于工况变化范围大的大、中型水面舰艇,而CODAG推进装置可靠运行的关键在于双机并车运行时的负荷分配.文章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建立的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物理模拟实验台为基础,对并车负荷分配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并编制了并车控制软件和系统监控软件,经过多次调试,成功实现了柴燃并车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