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93篇
综合类   210篇
水路运输   126篇
铁路运输   65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设G是一个图,一个函数,f.V→{-1,+1}如果∑v∈N[u]f(v)≥1对于每个点u∈V成立,则称f为图G=(V,E)的一个符号控制函数.一个图G的符号控制数定义为γs(G)=min{∑v∈V(G)f(v)|f为图G的符号控制函数}.该文主要给出了一个图G的符号控制教γs,(G)的若干新下限,并刻划了满足γs,(G...  相似文献   
502.
公钥密码体制加解密算法基于两个大素数乘积的难分解性.为了提升大素数生成算法的效率和降低算法的报错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论的方法,通过优化Eratosthenes筛法构建素数库,从而通过分析素数库中素数尾数的分类频数和表达式下素数频率,再通过对素数检验算法进行分析,最后得到一种高效的大素数生成算法.在算法中,任意初始的整...  相似文献   
503.
王荣杰  周海峰  詹宜巨 《中国航海》2011,34(3):10-14,68
针对船舶杂系混合噪声的源数动态估计和分离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盲源分离理论的船舶噪声自适应分离方法.首先采用一种基于交叉验证技术和递归运算相结合的方法来估计动态变化的噪声源数,然后利用峭度选取不同分布噪声的分离矩阵更新规则.四叶螺旋桨的船舶辐射噪声和船舶的杂系混合噪声盲分离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且它比传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4.
于洋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2):39-41,141
联系数A+Bi的特点是确定性测度与不确定性测度联系在一起,区间数可以转换成集对分析的联系数A+Bi,建立基于联系数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模型,从而可以为模糊多属性决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能获得与其他方法一致的效果,而且能客观地反应出方案排序在不确定性作用下的变化,为武器的选优提供简单、实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05.
强夯加固地基施工参数优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强夯加固效果和施工效率,通过广西一变电所工业场地地基的加固处理,对强夯的夯点间距和夯击数进行了优化试验,总结出该场地地层条件下最优的夯点间距和收锤标准,并对强夯加固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6.
周军伟  倪豪良 《船舶力学》2015,(12):1445-1462
文章运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导管螺旋桨叶梢泄漏涡机理,并提供了一种推迟泄漏涡空化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间隙时的泄漏涡的空泡数发现,随着间隙增大,最小空泡数发生了位置向下游移动,靠近桨叶吸力面,其数值减小。间隙尺寸影响梢涡空泡数的机理很复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第一、间隙大小改变了泄漏流动速度,从而影响了泄漏涡水动力参数;第二、间隙大小影响叶梢区域压强分布,泄漏涡压强随之改变;第三、间隙大小改变了间隙内黏流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泄漏涡黏性分布。而且叶梢泄漏涡核是导管螺旋桨空泡初生位置。文中研究一种叶梢喷射流方法降低叶梢涡核压降,推迟空化初生,探究了不同喷射速度和喷射间隙高度、喷射角度对泄漏涡空泡数的影响。从模拟结果看,叶梢喷射可以降低叶梢翼型载荷,改善泄漏涡核压强分布,推迟泄漏涡空化。比较不同喷射速度,发现速度越高,越能有效提高泄漏涡核压强,速度足够高时甚至可以“吹掉”涡核;研究不同喷射间隙高度发现,间隙越高,越能有效提高泄漏涡核压强,但由于会降低了叶梢更大区域的载荷,降低了桨叶推力;喷射角度的研究表明,轻微的正向预旋对推迟叶梢空化有利。  相似文献   
507.
G.Chartand[1]引入了一个图G的局部色数x1(G)的概念,在本文中的我们主要出了图的局部色数的界限,证明了对任意n阶图G(n≥2),均有x1(G) x1(■)≤2n-1,并确下了一些特殊图的局部色数.  相似文献   
508.
A self-tuning fuzzy PID (ST-FPID) control scheme is implemented within a joint interactive (Matlab/Simulink/Fluent) co-simulation framework for effective two degrees of freedom (2DOF)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VIV) control of an elastically-mounted circular cylinder in laminar cross-flow of incompressible non-Newtonian power-law fluids based on the control action of a single transverse force actuator. The model-free controller, which systematically tunes the control parameters online in real time based on given rules, is well-known to be highly advantageous over the previously employed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lers. It is particularly capable of handling the intricate non-linear dynamic effects inherent in the complex fluid rheology of non-Newtonian flow past the cylinder in presence of unmodeled system dynamics, high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diverse operational conditions, and time-varying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control signals. Extensive numerical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complex shear-thinning and shear-thickening behaviors of fluid viscosity can substantially influence the cylinder dynamic response, applied hydrodynamic forces, and flow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effectiveness and high performance of the adopted ST-FPID control strategy in substantial suppression of the high amplitude coupled 2DOF VIV of the elastically-mounted cylinder at selected critical reduced velocities in the lock-in region are established for a wide range of power-law index parameters (e.g., up to 83% reduction in RMS value of cylinder cross-flow displacement and up to 35% reduction in RMS value of cylinder in-line displacement for n=1and U* = 5 at Re = 100). Also, the vigorous action of the error-driven ST-FPID controller in forcing the high strength vortex shedding patterns of the uncontrolled cylinder out of the lock-in condition into the classical von Kármán vortex street of 2S-type mode of moderately weaker strengths is ver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