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8篇
  免费   134篇
公路运输   489篇
综合类   613篇
水路运输   1018篇
铁路运输   389篇
综合运输   2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在PD220Y型推土机电操纵换档的基础上,对换档结合过渡过程的油压进行测试和分析。主要通过对离合器换档结合过程的理论研究,以及平稳结合阀工作原理的分析结果,对液压系统主要部件的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换档过程的平顺性。最后通过台架试验,对各主要点和换挡过渡压力进行重新测试,检验调整结果。  相似文献   
142.
沥青热再生中老化沥青的转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热再生技术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对于热再生过程中旧沥青结合料转移情况的认识还很不够,本研究针对不同的再生条件,即旧料的预热温度、是否掺加再生剂、再生剂的品种和旧料的沥青膜厚,进行初步的旧沥青转移模拟试验研究,以帮助深入理解沥青热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143.
介绍了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Al质整体式无接触热阻散热器翅片管传热元件的结构与特点 ,对整体式无接触热阻散热器与管带式散热器进行了对比试验 ,并对试验所得的传热与阻力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无接触热阻散热器传热性能和可靠性优于管带式散热器 ,且体积小 ,质量轻 ,工序少 ,是目前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理想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44.
谈车用发动机机油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车用发动机机油的功用入手 ,针对机油的选用、更换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论述了车用发动机机油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5.
润滑油的作用就是保护内燃机免遭磨损损害,当内燃机在润滑油保护的条件下仍然受耐磨损损害,说明润滑油的的保护功能存在问题,阐述了润滑油不同粘度对内燃机的影响,分析了润滑油高,低温对内燃机损害的原因,揭示了目前改善润滑油高,低温技术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6.
指出了内燃机油底壳上放油螺丝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由此而引起的后果 ,提出了排放失效机油过程中所需达到的要求 ,介绍了内燃机机油专用放油阀门  相似文献   
147.
循环式燃油系统故障仿真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船舶柴油机用循环式燃油系统的结构特点,详细分析了这种燃油系统的燃油压力波形特征。对该不同燃油粘度、不同燃油比重和12种典型故障下的燃油喷射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和特征参数的相对偏差分析,揭示了各种故障的燃油压力波形特征及与系统故障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各特征参数对不同故障的敏感特性。  相似文献   
148.
LZH-25C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LZH-25C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在杭州—千岛湖高速公路上的应用,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阐述了该型转运车的使用效果,证明了其能有效减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提高沥青路面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49.
The fatigue behaviour of longitudinal stiffeners of oil tankers and container ships, subjected to dynamic loads, is analysed. The following dynamic load components are considered: hull girder vertical wave bending moment, alone and combined with the horizontal wave bending moment, hydrodynamic pressure and inertial forces caused by cargo acceleration.

The spectral method was selected to calculate the fatigue damage, based on S—N curves and Miner's rule. Following this approach, the fatigue damage may be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a stress parameter Ωp, which represents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wave induced loads in the unit of time and incorporate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tress level and its occurring frequency.

Simple formulas for Ωp of oil tankers and container ships are given, obtained from the results of hydrodynamic analyses performed on several ships, in different wave environments.

Several examples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ethods to real ship structures. The method, however, still needs to be calibrated because of the simplifying hypotheses introduced in the load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0.
胡建国  罗从伍  陈宏 《隧道建设》2019,39(4):633-641
深圳地铁14号线黄木岗站与既有7号线、近期规划24号线黄木岗站形成地下三线换乘车站,车站周边环境复杂。如何综合各种边界条件形成建筑功能完善,结构经济安全,同时又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是本站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的研究。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逐一梳理地面建筑、地下建(构)筑物、地面交通、片区规划、工程地质条件、客流预测、车站换乘功能等边界条件,总结黄木岗站立交桥安全、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结构工法、施工器具选择、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等重难点,采取逐项突破的方法,最终推演出“干”字形节点换乘方案,其中14号线采用地下3层双叠侧式车站,与7号线形成平行同台换乘,与24号线形成台-台换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