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72篇
  免费   898篇
公路运输   4778篇
综合类   4575篇
水路运输   3403篇
铁路运输   2195篇
综合运输   619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484篇
  2020年   550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590篇
  2014年   1160篇
  2013年   893篇
  2012年   1270篇
  2011年   1421篇
  2010年   1035篇
  2009年   954篇
  2008年   936篇
  2007年   1217篇
  2006年   1052篇
  2005年   641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31.
针对在铁路客运量预测领域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不能反映真实系统的非线性结构特点及其背景值的赋值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使用对系统相关因素引入幂指数且经过背景值优化的GM(1,N,)幂模型进行客运量预测。背景值优化时设置待定参数,利用线性组合结构重新计算背景值。对此模型产生的较多的待定参数,采用能够并行运算、全局寻优的遗传算法进行一次性求解。最后使用此模型对甘肃省铁路客运量进行建模预测,并与传统GM(1,N)模型、GM(1,N)幂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GM(1,N,)幂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对铁路客运量预测有一定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2.
铁路调度区域内货物列车出发计划动态全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调度区域内货物列车出发计划的全局最优,提出1种基于车流不确定性的动态优化方法。影响货物列车出发计划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有事故、晚点、扣修等,将其中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并当作随机变量。以调度区域内货车中转停留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网络车流平衡、节点车流守恒、满轴限制、运到期限作为基本约束条件,以计划兑现率要求作为动态约束条件,建立制定列车出发计划的动态优化模型。利用确定性等价类将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线性规划模型,采用编制的线性规划软件求解。通过算例证明该方法可以得到优化结果。分析计算结果可知:车流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中时增大;计划兑现率要求越高,计划最后的执行指标就越差;考虑运到期限要求,会导致中时增大。  相似文献   
133.
梯形轨道系统动力特性及减振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锤击法,对梯形轨道系统(简称梯轨)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利用变时基传递函数细化分析方法,解决力信号时域波形精度与加速度信号频率分辨率之间的矛盾,提高低频脉冲频响分析精度。根据锤头材料的锤击特性和试验研究的频率范围,分别选择尼龙和钢制锤头进行梯轨模态和减振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梯轨的低阶模态分布比较密集,基频为48.6Hz,前3阶模态的阻尼比较高,1阶阻尼比最大,达到6.64%;梯轨的工作频率约为50Hz,在梯轨工作频率之上1/3倍频程中心频率处,传递损失不随锤击力的大小而变化,梯轨的振动衰减系数为常数;梯轨具有较高的减振作用,在0~1000Hz频段传递损失在45dB左右。  相似文献   
134.
针对在已有的制动盘瞬态温度场模拟中,摩擦表面摩擦生热热流密度的计算没有考虑摩擦热流在摩擦面上分布的差异,提出用摩擦功率法及摩擦副周向接触长度确定制动盘摩擦面摩擦生热热流密度的方法。根据温度场分析时的载荷和边界条件,建立制动初速200 km.h-1条件下列车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盘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过程中,制动盘高温区域集中在制动盘摩擦半径至外径区域,温度最高可达289.9℃;摩擦热流对盘体内径附近区域的影响较小;能反映出制动盘和闸片周向接触长度径向分布对制动盘表面温度场分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5.
误码率可用来衡量SDH的传输质量。为此介绍误码检测原理以及常用的误码判断方法,并举例说明误码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6.
根据轮轨几何约束方程的典型解得到轮轨两点接触的判断条件,运用该条件并结合迹线法给出了一种轮轨两点接触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7.
研究目的:路堑预加固桩与桩间土钉墙或挡土墙联合使用时设计计算方法尚不成熟,特别是对其"土拱效应"对桩间土钉墙或挡土墙有何影响未见报道过。传统设计时未能很好考虑这一问题,一般按经验进行设计。本文结合南昆铁路某科研试验工点,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提出了一些较新的观点,供同行参考。研究结论:为了使两桩之间形成"土拱效应",应使桩间支挡物的刚度较小,使其后土体具有形成卸荷土拱的松动条件,此时桩身土压力与挡土墙上并不一致,桩上大、桩间墙上则较小,这种受力模式要求我们不必将桩间的土钉墙或挡土墙做得太强;同时由于土拱的拱矢在跨中最大(一般不超过3m),而靠近桩边时较小,故建议土钉长度跨中的要比两边的长3m左右,边上土钉长度也不宜太长。  相似文献   
138.
研究目的:在地铁施工中使用可靠的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采用竖井联系三角形测量,把地上和地下联系起来。加强对变形、收敛、拱顶下沉以及地面沉降的监测,并将各项监测数据及时整理、绘制位移-时间等变化规律曲线,对初期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可预测出可能出现的最大变形值、应力值等重要参数,为暗挖风险预控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结论:应用严密的施工测量与信息反馈技术,时时掌握被监测物的变形情况,进行预测,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参数,为地铁施工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对地铁建设和同类地铁施工环境具有重要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9.
介绍了基于有限元的接触网下锚拉线设计计算方法,提出高速铁路用下锚拉线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0.
采用双参数雨流法对在线实测的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载荷时间历程进行计数统计,分离出完整的应力循环和半循环,表征了构架服役过程的随机载荷谱块。根据名义应力法理论及miner疲劳损伤累积理论,估算出了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测点处的寿命为13.4年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