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81篇
综合类   61篇
水路运输   90篇
铁路运输   8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基于动态蠕变试验的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伺服液压试验机(UTM-25)对普通重交沥青和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蠕变试验,对比分析了粗、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在抗变形能力较好的粗级配混合料中,分别进行不同掺量聚酯纤维和温度的动态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粗级配沥青混合料比细级配的具有更好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在最佳掺量时,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抗永久变形能力更优越;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对温度敏感性明显小于普通重交沥青混合料的.  相似文献   
202.
本文从弱化特性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入手,通过矢量控制策略不同控制信号(SPWM和SVPWM)的MATLAB仿真对比分析,得到矢量控制策略能有效控制理想直线电机的结论,为进一步改善控制策略控制非理想直线电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3.
该文介绍了双排支座方案在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施工的应用。某工程原设计方案是在桥墩上设置临时支座,中间保留永久支座,永久支座暂不受力,由临时支座参与结构受力,临时支座每跨之间为简支体系,待一联全部吊装完成后,使结构连成整体的连续结构体系,再将临时支座取掉,使永久支座参与结构受力,完成结构体系的从简支到连续的转换。临时支座施工工艺繁琐,操作麻烦,且施工安全方面存在隐患。双支座法是在墩顶中心线两侧对称布置两排永久支座,直接参与结构受力,通过现浇连续段和墩顶负弯矩施工形成结构连续。双支座法并没有改变结构连续的性质,且施工较方便,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现浇连续段的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4.
动稳定度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德超 《公路》2005,(1):164-168
指出了轮辙试验动稳定度指标的不合理性,论述了指标数据离散性的原因。通过对轮辙试验较为系统详细的论述以及试验论证,提出用回归时间段内的动稳定度DRS或永久变形Rt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5.
为研究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改性沥青的流变力学性质并评价其改性效果,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90#基质沥青(改性前)和DCLR改性沥青(改性后)进行温度频率扫描试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时间扫描试验,分别评价其强度、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和抵抗疲劳开裂的能力。结果表明:DCLR改性沥青在低频范围(10-3~103 rad·s-1)内的动态剪切模量大于90#基质沥青,在高频范围(103~106 rad·s-1)内的动态剪切模量略小于90#基质沥青,整体上DCLR改性沥青的强度高于90#基质沥青,且在同一频率范围内其动态剪切模量变化幅度变小,说明改性后其温度敏感性降低;通过对比DCLR改性沥青和90#基质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未恢复蠕变柔量和恢复率,发现同一温度下DCLR改性沥青的未恢复蠕变柔量均低于90#基质沥青,恢复率均高于90#基质沥青,说明DCLR改性沥青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和变形恢复的能力相较于90#基质沥青有显著提高;通过对比分析这2种沥青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发现DCLR改性沥青的疲劳寿命显著高于90#基质沥青,证明其抵抗疲劳开裂的能力相较于90#基质沥青更好,这2种沥青的疲劳寿命随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均能采用幂函数进行拟合,且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6.
沥青碎石混合料动力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沥青碎石混合料的强度特点,采用有侧限、能反映材料3向受力状态的动载压入法评价其高温抵抗永久变形能力,将永久变形分为压密、变形累积和剪切流动3个阶段。在分析了不同类型沥青碎石混合料动力变形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空隙率与永久变形之间矛盾的关键技术在于成型工艺与材料相互作用下形成合理组成结构,并分析了不同材料组成对空隙率及永久变形的影响,为重载作用下骨架-空隙型沥青碎石混合料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7.
介绍了沈阳地铁2号线车辆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装车方案、技术及风险分析,永磁同步牵引系统装车后的相关调试、试验及运行情况。永磁同步牵引系统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明显,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8.
针对列车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了采用直线传动方式的27.5kV永磁真空断路器,减少合闸时的弹跳,提高了机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9.
本文围绕一台200kW纯电动汽车用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首先建立电机温升数值计算模型并计算了峰值工况温升时间;其次建立电机温升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得到峰值工况温度场及运行时间;再次研究了不同热负荷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和有限元仿真方法计算峰值工况温升时间差异,并对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最后搭建电机温升实验台架,得到峰值工况电机实测温升时间。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元仿真方法均与实测误差较小,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10.
六相永磁同步电机及其驱动系统具有诸多优点,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相间的耦合较为严重, d-q电流存在扰动。为了减小扰动现象,本文提出基于电压补偿的控制策略,与六相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相结合,进行仿真论证。本文建立六相永磁同步电机双dq模型,设计基于电压补偿的控制策略,与不进行补偿的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研究结果论证了基于电压补偿的控制策略优于无补偿的控制策略.。此外本文基于电压补偿的控制策略,结合六相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变频驱动,本文还对六相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变频驱动与两电平变频驱动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六相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变频驱动系统较两电平变频驱动系统谐波畸变率更低,转矩的抖动更小。基于电压补偿的六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更好的工程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