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8篇
  免费   466篇
公路运输   1622篇
综合类   1200篇
水路运输   1070篇
铁路运输   525篇
综合运输   9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技术以及与其它形式桩基技术的比较.  相似文献   
82.
文章结合鹰阳关-莲塘二级公路K54+800处滑坡采用预应力锚索结构施工实践,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在滑坡处治中的注意事项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3.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高科技集成系统,它综合运用各种高新技术于整个交通管理系统之中,可以系统、全面、高效地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文章阐述了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安全中的作用及在福州市的应用情况,指出了福州市发展智能交通的方向,以提高福州市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4.
本文首先分析了海事调查英语培训考试大纲,然后在培训考试大纲分析的基础上为不同级别的海事调查官设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方式.实践培训课程表明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符合海事调查官的实际工作需求,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5.
基于国内外关于波浪能发电装置的锚泊系统研究现状,介绍了锚泊系统的组成,结构形式的分类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综合国内外关于波浪能发电装置的锚泊系统的实例,丰富了锚泊系统的设计基础知识,有利于掌握国内外关于波浪能发电装置的锚泊系统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形成科学的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6.
基于大型打桩船桩架的三维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国际广泛使用的大型通用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ALGOR对110m大型打桩船桩架进行了三维力学分析,该装备是国内最高并在海上施工的桩架,因此对各工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给出了合理的设计建议。对从事该领域设计施工者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7.
以工程实例介绍了重力式方块卸荷板码头的改造设计方案。由于原有码头卸荷板悬臂较大,在码头前沿均布荷载增大的情况下,使得基床顶面产生较大的后倾应力,基床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改造方案通过在后方设灌注桩及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减少码头卸荷板悬臂部分上部荷载,防止基床顶面产生较大的后倾应力,为类似的码头改造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8.
对湛江老黏土地基5个工程钢管桩施工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老黏土地区持力层宜选择50击的中粗砂层或者40击以上黏土层,此时基桩承载力恢复系数为1.26~1.40,比一般黏性土高;打桩锤宜选择D128、D138柴油锤,二档档位终锤贯入度宜为2~5 mm击,三档档位终锤贯入度为6~10 mm击,能量传递系数为28.5%~47.6%;当持力层和桩锤符合上述情况时,直径在1 000~1 400 mm的钢管桩总锤击数小于2 500的占统计83.8%,打桩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9.
臧德记  汪滨  蒋华忠 《水运工程》2015,(12):157-160
对沿海地区某码头预制方桩沉桩过程进行监控。结果表明,打桩时由于桩周土扰动剧烈,桩的贯入阻力大幅减小,粉质土贯入阻力降低比例高于粉砂。复打测试表明:粉质土的恢复系数较粉砂高;桩侧摩阻力与土层性质密切相关。在沉桩时可根据土层情况选用合适的打桩锤击力,以减小或避免对桩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0.
文中提出了一种准确判定缺陷性质、位置和大小的较合理的检测方法,并对国家规程中三种缺陷判定方法逐一进行分析,指出判断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