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2篇
  免费   252篇
公路运输   718篇
综合类   1022篇
水路运输   2733篇
铁路运输   812篇
综合运输   20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GSM-R移动通信系统用于列车控制后极大的提高了铁路的使用效率.但随着GSM-R系统在铁路的广泛使用,无线干扰对铁路行车安全、运行效率产生极大影响.通过京沪高铁干扰排查实例,解决京沪高铁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为干扰预防提出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92.
焦超 《港口科技》2014,(4):7-10
为了提高对港口设备的监控水平,秦皇岛港口对SOLAS模拟监控系统实施了数字化改造。介绍监控技术的发展现状、设备背景和改造思路,以及改造所需的设备和改造方法。采用模拟与数字化相混合的数字监控系统,高效、安全,满足了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93.
It is essential to obtain accurate location of vehicles for new ap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o remedy the defects of present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vehicle-to-infrastructure (V-I) positioning technology, a new positioning approach based on vision and V-I communication is proposed. This approach aims at lane-level positioning with lower cost than conventional ones. In this approach, the position of the vehicle is represented by its lateral position (the lane number) and longitudinal position (the distance from entrance of the road) in a course coordinate system along the road; the specific lane the vehicle is occupying (the lane number) can be judged using the information of lane lines detected by vision systems; then the distance to the vehicle is obtained by a Road Side Unit (RSU) during the V-I communication; and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is calculated. The error of the approach on typical operating conditions is analyzed, indicating that the new approach can achieve the accuracy of less than 0.31 m for straight road and 0.58 m for typical arc road with ultra-wideband communication and ranging technologies and rational arrangement of RSU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approach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94.
宋丹  江帅  张运森 《隧道建设》2017,37(Z1):134-136
为解决目前暗挖隧道二次衬砌工序繁杂、施工进度慢、成形质量差等问题,结合盾构矿山法施工工艺及土压平衡盾构管片拼装原理,阐述暗挖隧道装配式管片拼装在施工中需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并介绍配套的拼装设备结构组成及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95.
唐强  秦岭  陈军  杨剑雄  张震  王冰冰 《隧道建设》2017,37(12):1613-1621
隧道预切槽施工技术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但在我国应用还较少。针对黄土地质专项研制了国内首台拱架式预切槽机,并在黄土隧道进行了施工试验。通过施工试验,掌握设备定位、分区切灌、设备行走、施工作业组织等关键技术,并提出应用改进及优化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切槽系统工作状态和设备切削、喷灌功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试验要求,为预切槽同步切削喷灌一体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6.
随着区域路网的完善,其承载的道路运输业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区域层面上,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需要因地制宜,实现区域与运输业阶段性的协调决策,进而保证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优化资源配置。这些分析的实现需要合适的评价方法对道路运输业投入要素与产出要素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能对投入、产出要素进行量化控制。本文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es,简称DEA方法),采用CCR模型(Charnes,Cooper and Rhodes Model)以各区域道路运输为决策单元;构筑各区域道路运输生产前沿面,评价各单元的相对效率,分析各要素投入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简要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点,综述了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内各个领域的主要应用,最后指出了当前射频识别技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8.
以EQ491型发动机油底壳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法得到了油底壳模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运用模态实验技术,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在原始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对油底壳模型进行约束模态分析,验证了油底壳结构的合理性,即油底壳固有频率远大于发动机机体激振频率。  相似文献   
99.
基于驾驶人的视觉惰性、视觉警示频率和感觉特性,分析了突起路标的视觉警示作用,确定了突起路标的闪现频率,计算与修正了突起路标的初始间隔。应用ADAMS/Car仿真软件模块,建立了道路、车辆和突起路标模型,将车型设置为大型车和小型车,大型车的车速设置为60、80、100km·h-1,小型车的车速设置为80、100、120km·h-1,大型车和小型车的方向盘转角均设置为1°、3°、5°。分别对提出的12m间隔与现行规范推荐的15m间隔各进行243次仿真,分析振动警示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12m间隔下,平均碾压率为93.1%,小型车和大型车对应的平均警示率分别为41.7%和5.6%;在15m间隔下,平均碾压率为93.7%,小型车和大型车对应的平均警示率分别为33.3%和28.9%;12、15m间隔对小型车都具有较好的振动警示效果,15m间隔对大型车的振动警示效果更好。当高速公路夜间交通流较大或需要加大交通设施的夜间安全效果时,可选12m间隔提供良好的视觉连续性和视觉警示效果;考虑施工维护的方便性和经济性或者大型车比例较大时,可选择15m间隔。  相似文献   
100.
分析了常见的3种飞机防冰腔结构,应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双蒙皮防冰腔结构网格模型。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模拟热气在防冰腔内的流动状况,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传热效率分析,建立了防冰腔结构参数对传热效率的重要性测度模型。通过随机响应面法建立防冰腔结构参数与传热效率的函数关系,采用低分散性抽样法求解防冰腔结构参数的重要性测度,建立了防冰腔结构参数的重要性测度分析流程。分析结果表明:当笛形管中心到外蒙皮的距离从35.15mm增加到38.85mm时,传热系数由0.505减小到0.463;当双蒙皮通道高度从2.85mm增加到3.15mm时,传热系数由0.495减小到0.476;当射流孔孔径从1.90mm增加到2.10mm时,传热系数从0.505减小到0.494;当射流孔角度从14.25°增加到15.75°时,传热系数从0.476增加到0.494。防冰腔结构参数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射流孔角度、笛形管中心到外蒙皮距离、射流孔孔径、双蒙皮通道高度,在防冰腔结构加工与装配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射流孔角度与笛形管中心到外蒙皮距离这2个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