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46篇
综合类   68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4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在京哈高速公路长春至四平段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中,为有效控制新旧桥梁之间的沉降差,拼宽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阐述了桩端后压浆的施工工艺控制措施、施工控制要点、工艺流程等,总结了桩端后压浆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32.
基于谐波叠加法的路面不平度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GB/T 7031-2005中提出的路面功率谱密度表达式及等分方法,应用谐波叠加法对路面不平度随机序列进行仿真,使用AR模型谱估计法验证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通过谐波叠加法能很好地拟合路面不平度,且AR模型谱估计具有拟合结果平滑且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3.
后现代技术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技术指当代最先进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它与后现代思潮,后现代科学,后现代艺术与后现代哲学紧密相关,直接关系到人类明的进步,破裂人格的整合,化形态的复魅,技术的艺术化以及人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它既涉及到技术的异化,技术的道德属性,新技术如何更好为人类服务的问题,也涉及到如何使最尖端的科学技术的创造,利用和普及成为高水平的化知识,并演变为人类日常生活中自觉行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在分析纵向分段式全并联AT所主接线办案的基础上,针对纵向分段式全并联AT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下,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建立了牵引变电所模型、牵引网模型、AT所模型和分区所模型,在该基础上搭建了纵向分段式全并联AT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得出了短路故障时牵引变电所、AT所和分区所的阻抗特性。  相似文献   
35.
无砟轨道连续梁(刚构)桥的后期变形问题是困扰铁路桥梁工程师的技术难题。采用桥梁博士和Midas两种不同结构计算分析软件模拟桥梁施工过程,并就不同施工措施和工艺差异对其变形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徐变机理非常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不同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存在1~2 cm的后期变形差异也属正常。混凝土超方及有效预应力值对后期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予以避免。影响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后期变形的因素较多且复杂,应特别注意避免后期变形的同向叠加。施工前通过详细和准确的计算分析,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变形的监测和控制,则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后期变形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36.
随着客运专线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各线间的互联互通越来越多,为了地区疏解等原因而设立的线路所也日益增多,其中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设立隔开设备的线路所也随之增多,对这种特殊线路所存在的运行风险评估就尤为重要迫切。利用FTA(事故树分析法)对特殊线路所安全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并找出了风险防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
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需要仿真轨道电路的占用,以实现列车的占用检查,为RBC计算行车许可和完成轨道电路编码提供基础条件。提出了一种精确实现站内轨道电路仿真占用查找的算法。通过将信号机作为参考原点,由数据库定位信号机,从与仿真联锁设备的通信中获取列车进路信息,将列车里程根据列车行驶方向进行累加或累减的变换,参考原点不停变换来查找轨道电路,并通过统一"进路"把站内轨道电路查找和区间轨道电路查找统一起来。该算法减小了仿真轨道电路的复杂性,为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搭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本文在研究组织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对组织模型与结构理论、组织程序设计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9.
结合智能交通系统的特点,系统分析了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评标机制,提出了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评标机制中建立后评价体系,并将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结合的方法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方案评标方法中,结合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评标实例,运用该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0.
知识改变岗位,素质成就未来,中高职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需要在工作过程中自主学习提升自己,实现工作业绩的提升、工作岗位的提升、工作职位的提升,实践打通理论、强化理论,项目细化任务、优化实践环节,构建终身学习的工作过程知识结构体系,强化应用操作性与理论指导性。企业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主导,以制度文化为保障完善人才培养成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