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75篇
综合类   240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文本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涵义入手,对校内的专业课教师实战能力的培养途径及企业兼职教师聘任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比较可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82.
建设胶新铁路绿色通道的构思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点从树立全新建设理念、路地共建绿色通道、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永久保持绿化成果等 4个方面 ,论述建设胶新铁路绿色通道的方案构思与实践 ,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方案首创生态林、经济林与生物技术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新方法 ,体现路地共建的新思路 ,形成国内首条环境优美的铁路大型绿色风景线。  相似文献   
83.
项目前期咨询是项目决策的依据,也是后续EPC招标的先决条件,在项目决策实施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尼泊尔梅吉至马哈卡利铁路详细设计咨询工作管理实践,对联合体管理,勘测质量控制,勘测进度风险及控制,设计团队配置等进行了探讨和论述。认为国内勘察设计企业应在标准体系、设计理念方面加强学习、转变认识,弥补与国际主流咨询企业差距;在联合体管理,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应因地制宜制定满足合同要求的管理流程及办法并不断改进,以适应项目勘测设计管理需求,顺利推进项目实施,降低项目风险。  相似文献   
84.
针对广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首期工程的复杂地段,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地进行明暗挖结合车站的设计实践,全线10座明暗挖车站中,有9种不同形式的明暗结合方式。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对各站明暗结合特点进行分析:文化公园左线采用暗挖以免影响地面古树;海珠广场站是国内首次采用上明下暗结合的车站,丰富了明暗结合的形式;一德路站、沙河站车站暗挖区间的施工确保全线的运营开通,突出了明暗挖车站的优点;团一大广场站,地面附属与广场景观融为一体;东山口站先隧后站,确保工期;区庄站超浅埋大断面暗挖,其难度为国内之最;黄花岗站地下站厅与周边环境的充分结合,做到地铁参与各方多赢的格局;燕塘站基底处理成为范例。  相似文献   
85.
接口监测系统是一个在无线网络中实现多用户通信实时跟踪、多接口跟踪分析诊断及通信故障预警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监测分析系统。系统能够监测和记录整个无线网络中全部的通信事件和信令流程,为查找网络故障、分析用户发生通信中断的具体原因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在整个无线网络中各设备之间发生的通信事件是否正常,均可以通过接口监测系统被精确地判别和反映出来,非常有针对性和准确性。在无线网络建设完成后期,有了接口监测系统,就可以避免无线网络中不同设备厂家在互联互通时发生问题后互相推诿,还节省了大量进行网络优化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86.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两课”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太理想的现象,本文提出了在“两课”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新体系,分析了“两课”教学走社会实践之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高速公路使用改性沥青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影响道路性能的因素,提出了对改性沥青路面的认识和选用改性沥青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对伊嘉公路五汤段编制竣工资料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资料的编制内容,编制要求和管理方法,竣工资料整理编制中的注意事项和编制体会进行了全面详实的阐述。  相似文献   
89.
文中从提高教师的素质、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论述了《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可行性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0.
When discussing the future of cities, there is a tendency to focus on technology that will make cities and mobilities more sustainable. A bit further down the line the question of understanding or changing everyday practice arises – how to get people to transform their current mobility practice, or to adjust to the technologies introduced. A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and changing practice I argue that storytell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on different scales. In line with this, the concept of structural stories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specific framings of modes of transport guides everyday practices. To illustrate this, I will use the example of a concept of redesigning Copenhagen’s streets. On these streets space is redistributed so that pedestrians, cyclists and busses get more space, and more space is created for public places and city life. Consequently, the space allocated for cars and parking is scaled d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