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2篇
  免费   301篇
公路运输   2604篇
综合类   2786篇
水路运输   626篇
铁路运输   663篇
综合运输   15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559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736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是我国用于公路路面铺设的典型材料.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施工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2.
大跨度波形钢腹板梁桥是一种新型桥梁结构,因其采用波形钢腹板替代混凝土腹板,相比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具有轻型、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特点。以前山河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为背景,针对设计和施工中的诸如内衬砼、剪力键、横隔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决隧道工程渗水问题,基于某隧道工程,采用MIDAS-GEN对其二次衬砌早期模筑混凝土进行非稳定温度应力场以及周围约束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约束可以改变隧道的早期拉应力场的分布,具有外围约束的隧道二次衬砌的拉应力为隧道厚度中间最大,无约束隧道的拉应力为外部最大,约束可以减小隧道外部区域的拉应力,使得远离约束区域的拉应力变大,而无约束隧道的拉应力分布与之相反。根据温度应力分布特点,建议在设计方面适当增大二次衬砌中间与外侧的配筋,在施工方面减小初期支护与二次砌衬之间约束等。  相似文献   
104.
详细阐述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的优点、外掺剂的作用机理,通过生产过程,确定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级料配合比、外掺剂的掺配比例、拌和温度以及摊铺温度的各项生产指标,生产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使沥青路面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05.
赵云鹏 《北方交通》2008,(4):139-142
结合某主线上一座2×30 m现浇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葙梁桥的工程实例,较详尽的介绍了该桥的设计和构造特点、上部结构计算及上下部构造设计,并结合实际针对设计时应考虑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6.
该松花江大桥为绕城高速公路东北段跨越松花江的一座特大桥,本文介绍了该桥三个桥型方案,并从结构受力、施工难易程度、耐久性、工程经济等方面进行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7.
道路路面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渐渐产生破坏,需要对原有路面进行适当处理,讲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的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08.
同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浙江淳安南浦大桥进行结构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南浦大桥这种大跨(跨径大于300m)、宽跨比小(接近1/20)的钢管混凝土桁式拱桥,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影响均较大,在设计和施工时不应忽略。  相似文献   
109.
以105国道新丰段路面大修工程为依据,通过对旧路面的调查,分析了水泥砼路面损坏的原因,并采用了对应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0.
扩展度是表征自密实混凝土填充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从砂率、粉煤灰用量、微硅粉掺量三方面探讨自密实混凝土扩展度大小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砂率的大小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粗骨料的润滑,本试验条件下的合理砂率约为46%;当粉煤灰含量约占胶凝材料的30%时,粉煤灰能够与水泥充分反应,自密实混凝土的扩展度达到最大;因微硅粉对混凝土拌合物起到了保水作用,减少了拌合物发生离析、泌水的几率,使得拌合物具有较好的工作性和稳定性。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微硅粉的复拌含量为粉煤灰总量的5%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