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6篇 |
免费 | 18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98篇 |
综合类 | 933篇 |
水路运输 | 144篇 |
铁路运输 | 244篇 |
综合运输 | 1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24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27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144篇 |
2006年 | 108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Jakobsson et al. (2000) found that in Sweden public acceptance of road pricing decreases if it is perceived to be unfair and to infringe on freedom.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a survey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same effects are found in the Asian countries of Japan and Taiwa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airness plays the same role. However, income had a direct effect on acceptance in Taiwan but not in Japan or Sweden. 相似文献
42.
Many authorities are investing in new infrastruct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c transport (PT) services in the hope to increase mode switch from cars. The goal is to provide users with an integrated multimodal PT network by facilitating transfers. There exists a lack in the clarity of the attributes which defines a planned transfer and the effects of planned transfers on users' willingness to use routes with transfer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pproximate effects of ‘planned’ and ‘unplanned’ transfers on PT users' decisions to use transfer routes. The study focuses on two attributes of ‘planned’ transfers, integrated physical connection of transfers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 user preference survey was undertaken in Auckland, New Zeal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s that physical integr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for current PT users.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on users of transfer services which are more closely aligned to being ‘unplanned’. 相似文献
43.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公共交通,而合理规划城市公交方式和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保证公交效率的重要环节。该文对城市合理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公交运营模式和ITS技术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
在我国城市道路景观实践过程中,由于建造时序的不同,城市道路的“景观破碎、缺乏集成”和“豪华奢侈、脱离实际”,不利于城市系统的和谐发展。鉴于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从系统范畴的角度探讨了一种“集成”的道路景观设计理念,为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5.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由它产生的城市交通问题具有普遍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因此,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既要参考国内外经验,又要立足实际。只有循序渐进地不断修正城市交通政策,才能切实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建立一个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和满足市民实际需求的城市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46.
昆明市“月月无车日活动”及公众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解公众对无车日活动常态化这一公共政策的反应,能够为城市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介绍了昆明市城市交通概况及首个无车日活动成效,同时,对“月月无车日活动”做了概述,在总结前几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活动的进一步调整方案。通过对无车日活动公众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大多数公众对“月月无车日活动”的态度是理解和支持的;在无车日当天,私人小汽车拥有者选择公共交通作为替代小汽车出行方式的比例最高。另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也被受访者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应当首选的措施。 相似文献
47.
蚁群算法是一种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新型通用启发式方法,城市公交线网模型优化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本文将蚁群算法用于城市公交线网模型优化问题的研究,建立了城市公交线网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乘客公交总出行时间最短与公交运营投入最小为目标函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算法.算例证明了该算法在城市公交线网优化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城乡一体化的公交服务体系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交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规划的理论框架,并以汕头市为应用实例,提出了规划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49.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Feifei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毋庸质疑,电子政务已成为我国政府改革创新的基本方向,更是带动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力量。因此,电子政务的推广和应用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为新世纪政府组织的管理变革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借鉴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情况、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电子政务创新实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等不同视角,较深入地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50.
Growing numbers of users and many access control policies which involve many different resource attributes in service-oriented environments bring various problems in protecting resour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s of resource attributes to user attributes in all policies, and propose a general attribute and rule based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GAR-RBAC) model to meet the security needs. The model can dynamically assign users to roles via rules to meet the need of growing numbers of users. These rules use different attribute expression and permission as a part of authorization constraints, and are defined by analyzing relations of resource attributes to user attributes in many access policies that are defined by the enterprise. The model is a general access control model, and can support many access control policies, and also can be used to wider application for service. The paper also describes how to use the GAR-RBAC model in Web servic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