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122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防止填海造地工程中围堤失稳,结合某一填海造地实体工程,分析总结了工程中造成围堤失稳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2.
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中,约18 km长的围堤对整个工程的投资及施工进度影响非常大.针对当地建设条件提出爆破挤淤堤和排水板充填袋抛石混和斜坡堤组合的筑堤方案,达到了节约投资和缩短施工工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
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路基基底的处理方法,填料的合理选择等方面论述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基本原则。并从路基的填筑方法包括分层填筑法、竖向填筑法和混合填筑法等方面阐述施工中应控制的主要问题,最后阐明路基压实的方法和压实标准,为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4.
大亚湾某围海工程三维有限元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围海工程的结构和地基变形控制是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和难点问题。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某大型围海工程的施工顺序和运行工况,进行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分析。通过计算发现,由于围海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高桩和斜坡堤结合的结构形式,而地基为相对软弱的海相软粘土,使得结构的变形成为突出问题,设计时必须对变形和强度稳定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5.
对海上人工岛陆域形成填筑高程设计的几个主要共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现有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中有关场地高程设计的内容,得出陆域形成填筑高程设计的一般关系公式和主要参数确定方法,为海上人工岛陆域形成填筑高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蒋洪进  赵璋  陈豪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204-206,M0022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地基沉降计算分析方法,并分析了不同分析方法的计算方法特点及适用性,最后指出具体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
招商局双鱼岛项目是经国务院审批通过的国内第一个完全用于旅游、居住和生态开发建设的综合类城市开发人工岛。针对该区域水文、地形地质等比较复杂的建设条件,对其平面形态和布局、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滨水岸线布置、护岸标准和方案、陆域形成、内河道防渗及水体交换等特点进行研究、归纳、总结,通过大量的方案比选、模型试验、数值分析得出标准和方案。本工程的设计思路和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8.
作为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重要手段的填海造地在世界上众多沿海国家得到广泛实践。填海造地的主要工程内容是围堰和吹(回)填,而围堰的合龙设计对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造价影响巨大。以大型填海造地工程为例,论述如何根据工程地质、地形、潮流等特点,合理确定龙口的位置以及分区分仓、水力计算、龙口保护、施工安全和经济性等内容,并总结龙口设计的关键点和标准化流程。  相似文献   
89.
一种双排长短密排桩基础的框架海堤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煊 《水运工程》2018,(11):167-173
针对目前滨海地区深厚淤泥质地基中沿海大桥与一般土石海堤交叉影响问题,通过桩型比选(钻孔灌注桩、大直径薄壁筒桩以及U形预应力板桩)、桩基布置方案比选(密排、2倍桩径间隔以及满堂布置)等深入对比分析,结合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计算对比,提出了一种新型双排长短密排桩基础的框架肋板结构海堤结构;并对深厚淤泥地基进行浅层满堂固化加固处理。该新型结构能有效避免一般土石堤沉降对沿海大桥桥墩负摩擦阻力的不利影响,能有效保证大桥安全,同时能大量节省交叉段桥梁和交叉段海堤的施工工期。通过完工后的实际沉降等监测数据分析,认为该新型结构有效地保证了交叉段桥梁的安全。  相似文献   
90.
在深厚吹填砂土地基中,采用无填料振冲密实法较为普遍,但吹填砂土的级配和振冲工艺的密实电流、留振时间都会极大影响振冲效果,因此在吹填地基中进行质量监控分析,确定监控流程对确保振冲密实效果极为重要。依托科威特LNGI吹填地基项目分析可得,在吹填过程中应进行监控取样,并可依据可振冲性指数SN和级配曲线分区图对砂料进行初步评估;同时在陆域形成后,基于振前CPT进一步探查可振冲性差砂土的分布范围和深度,并在振冲施工时调整上拔间距和留振时间。经施工试验区分析确定,当选用180 kW振冲器、3. 75 m振冲间距时,在施工过程采用1 m上拔间距,施工过程中实施监控,确保留振时间达到40 s或密实电流大于420 A,满足其一即可达到密实度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