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4篇
  免费   959篇
公路运输   2672篇
综合类   2809篇
水路运输   3246篇
铁路运输   2412篇
综合运输   394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961篇
  2011年   1033篇
  2010年   797篇
  2009年   616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906篇
  2006年   777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01.
张凯  刘旭锴  周燕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53-256,265,M0025,M0026
通过国内不同规范和文献的对比研究以及工程实例分析,建议以桩基地面水平位移达到6 mm的水平荷载作为桩基横轴向容许承载力,或者采用建筑桩基规范桩基水平承载力公式估算。考虑到软土地基桩土作用非线性的特点,引入了NL法对水平受荷桩内力和变形进行分析,建立了软土地基桩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精确分析方法;在相同的水平荷载作用下,采用m法计算的水平受荷桩变形值和内力值要比采用NL法计算的数值分别增大150%、15%左右,采用m法进行水平受荷桩设计时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602.
悬移质不平衡输沙水流挟沙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悬移质挟沙能力的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悬移质非均匀沙平衡输沙的挟沙能力及不平衡输沙的挟沙能力公式,这些公式进一步揭示了非均匀沙的输沙机理,全面地描述了各种河床组成在不同的来水来沙条件下的输沙规律,适用性广,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603.
604.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局部曲线拟合的多变指数法修正示功图上止点位置的原理及特点,作者在数学处理上作了简化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及绘图程序,使之实际操作简单、便于应用。上止点位置的精度可达0.05°~0.1°CA,本文最后提供了一个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05.
阐述了国外电力机车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电力机车生产的现状,指出电力机车制造企业要占领市场,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实力,大力提升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606.
针对目前铁道部有关加强行车安全的文件与设计概算编制规定不协调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07.
本文在相交凸多面体隐藏线消除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体素构形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凹多面体的数据结构以及凹多面体在不同情况下隐藏线消除的可能性,从而建立了一个任意平面体的消隐系统.  相似文献   
608.
全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服务共享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服务共享平台为一个三层服务体系结构,主要提供五种服务:数据提供、数据分析、数据表现、元数据以及应用集成服务。平台功能的设计主要依据表示逻辑与处理逻辑相分离、通用功能与专用功能相分离两个基本原则。平台的核心是一个包括基础服务层和应用构件层的二层体系结构。平台的关键技术是多层服务体系结构、分布式海量空间数据存取、智能空间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基于XML的元数据技术。  相似文献   
609.
胡建国  罗从伍  陈宏 《隧道建设》2019,39(4):633-641
深圳地铁14号线黄木岗站与既有7号线、近期规划24号线黄木岗站形成地下三线换乘车站,车站周边环境复杂。如何综合各种边界条件形成建筑功能完善,结构经济安全,同时又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是本站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的研究。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逐一梳理地面建筑、地下建(构)筑物、地面交通、片区规划、工程地质条件、客流预测、车站换乘功能等边界条件,总结黄木岗站立交桥安全、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结构工法、施工器具选择、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等重难点,采取逐项突破的方法,最终推演出“干”字形节点换乘方案,其中14号线采用地下3层双叠侧式车站,与7号线形成平行同台换乘,与24号线形成台-台换乘。  相似文献   
610.
为了快速评估既有桥梁的安全性,研究了基于多源实测信息快速准确识别桥梁影响线的方法。首先利用桥梁动力响应及车辆移动的实测信息,建立影响线识别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引入Tikhonov正则化方法以解决病态矩阵求解问题,通过设置罚函数项以取得较光滑并贴近真实的影响线。然后通过基函数扩展法重构影响线,将其表示为一系列三次B样条基函数的线性组合,从而将问题从识别众多影响线因子简化为识别少量基函数权重系数。为了验证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先在实验室模拟钢制试验小车在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梁模型上移动的过程。基于实测布置于梁底的多测点挠度和应变响应时程以及相应的试验车信息,可识别出不同位置测点的挠度和应变影响线。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影响线的总体形状还是局部峰值,识别解与基准解均能较好地吻合。该方法还被进一步应用到一座简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该试验通过实测检测车过桥期间的桥梁跨中截面若干测点的动应变、动挠度以及车辆重力、实时位置等信息,准确识别了对应于不同车道的挠度和应变影响线。通过对比桥梁静载实测和影响线虚拟加载结果,发现两者偏差绝对值在5%以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影响线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并具备工程应用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