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篇
  免费   233篇
公路运输   737篇
综合类   584篇
水路运输   290篇
铁路运输   391篇
综合运输   6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ABSTRACT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in longitudinal train simulation and an overview of the approaches to train models and modelling vehicle force inputs are firstly presented. The most important modelling task, that of the wagon connection, consisting of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s such as draft gears and buffers, draw gear stiffness, coupler slack and structural stiffness is then presented. Detailed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modelling approaches for friction wedge damped and polymer draft gears. A significant issue in longitudinal train dynamics is the modelling and calculation of the input forces – the co-dimensional problem. The need to push traction performances higher has led to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in the accuracy of traction modelling which is discussed. A co-simulation method that combines longitudinal train simulation, locomotive traction control and locomotive vehicle dynamics is presented. The modelling of other forces, braking propulsion resistance, curve drag and grade forces are also discussed. As extensions to conventional longitudinal train dynamics, lateral forces and coupler impacts are examined in regards to interaction with wagon lateral and vertical dynamics.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longitudinal train dynamics are then present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tradition single wagon mass approach to longitudinal train dynamics, an example incorporating fully detailed wagon dynamics is presented for a crash analysis problem. Further applications of starting traction, air braking, distributed power, energy analysis and tippler operation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42.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技术方案及工程应用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省张家界热水坑2#桥加固工程为例,结合其实际桥梁病害的现状与当地实际情况,对加固技术方案的设计进行科学探讨,旨在提升热水坑2#桥的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43.
竖井联系测量工作的可操作性及准确性对矿山法隧道施工至关重要.以广州市轨道交通21号线某标段2号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施工竖井结构及现场环境的特殊性,对用于辅助测量的4根钢丝距离和角度进行观测,再利用多点后方交会及钢丝坐标传递原理实现井上和井下坐标传递.研究表明,在隧道开挖至40~60 m、100~150 m、贯通前150...  相似文献   
44.
针对桩底持力层缺陷、不同地层组成和件状,选用劈裂、高压旋喷等注浆技术进行补强,并介绍了注浆工艺、选用参数及注意事项,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45.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脚步的加快,路桥的建设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危旧桥梁的加固处理也成为桥梁建设的热点话题之一。因为公路车流量的增多,在上世纪末建设的桥梁一直都存在过载使用的问题,过多的重型车辆对危旧桥梁的使用也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在一些使用年限比较久的桥梁中,出现了桥体老化现象。本文就危旧桥梁加固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6.
从工程实际出发,对墩台施工水上作业平台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介绍精轧螺纹吊底平台的工艺特点、原理、流程及操作要点。结合全直桩基墩台结构特点,对桩基与上部结构连接方式的设计进行创新,在钢管桩外侧设置4块扇形钢板,并围焊成环形,与精轧螺纹吊底平台共同形成一种新型组合支承结构,提高吊底和底模的周转率,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大体积高桩墩台施工的安全和质量,经济和技术效益明显。可为类似墩台施工、钢管桩与上部结构连接方式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为促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工业化建造,实现钢构件和混凝土构件的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针对传统剪力钉均匀满铺建立的等效刚度理论不能反映群钉集中布置时组合结构受力特性的问题,以跨座式单轨交通为研究背景,设计制作群钉连接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轨道梁,进行装配前的钢梁与装配后的组合梁固有频率、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曲线对比分...  相似文献   
48.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0 m的双塔六跨连续不对称空间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最长斜拉索长约440 m,在外部激励作用下极易发生面内、外振动.针对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斜拉索的振动特性,在常规阻尼器的基础上进行构造优化设计,研发了一种双杆倒Y形连接杆斜拉索杠杆质量阻尼器,具有景观协调性好、横向连接刚度大、减振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9.
首先分析了公路工程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对钢筋加工的新需求,提出可采用区域化集中加工的公路工程钢筋加工发展模式。结合对典型施工单位的调研,进行了现有公路工程现有钢筋加工厂有效生产时间、有效生产时间内钢筋加工厂的生产能力情况、钢筋加工厂用地指标、钢筋加工厂用电能耗指标、钢筋加工厂其他能耗指标等方面的调研。从调研结果可见,区域化钢筋集中加工存在比各标段自建钢筋加工厂的合理性,在条件适宜的前提下,将各标段自建钢筋加工厂转化为区域化钢筋集中加工厂是合理、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公路工程区域性钢筋集中加工的主要实施模式以及各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50.
对弯、剪、轴拉复合受力状态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进行试验研究。试验中主要考虑轴向拉力、最小抗剪配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对弯、剪、轴拉复合受力状态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的影响。试验实测表明,欧洲规范2第1部分中用于计算弯、剪、轴拉复合受力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公式过于保守,有必要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