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1篇
  免费   71篇
公路运输   531篇
综合类   479篇
水路运输   437篇
铁路运输   346篇
综合运输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Effective waterway management requires inform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tions of boats. A field-based boat census—a traditional method to obtain spatially accurate information—is relatively expensive, time-consuming, and restrictive in scope. Vessel registration data, maintained by all U.S. states, is potentially a more robust information source. This research evaluated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vessel registration data to supply location and attribute information for boats. The study premise was to use vessel registration data, which includes the mailing address of registered boat owners, to develop a spatially enabled inventory of boats. The study area comprised 12,064 salt-water accessible property parcels in two Florida counties. An on-water census (OWC) provided lo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5,023 vessels, which were compared to 8,681 vessel registration records linked to the study area.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OWC and vessel registration data were explained by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e of 485 telephone survey respondents.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vessel registration data accurately located and characterized roughly 81% of the boat population; in contrast, the OWC accurately located less than 56%. A conclusion is that state vessel registration data is a better alternative than an OWC for locating and characterizing boats kept along waterways.  相似文献   
92.
我国大学英语新一轮教学改革特别强调应注重学思结合,其根本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作者将网络合作学习策略探索性的应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实验教学、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式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网络合作学习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确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市政道路与铁路发生交叉越来越多,如何选择合理的跨越方案,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影响,是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就上跨铁路的桥梁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转体、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单索面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桥梁方案,并对各个方案进行全面评价,并选择对铁路影响最小的T形刚构转体方案跨越,显著减少对铁路的影响,并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94.
邢进 《交通标准化》2013,(19):90-94
为了使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得到应有的推广和应用,总结了国外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该类型路面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成果,可为我国相关学者进行研究,建立符合我国环境类型的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法,提供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95.
根据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北汊斜拉桥的钢箱梁结构及地理安装特点,提出了该桥钢箱梁的架设方案,针对钢箱梁架设方案研究提出了架梁起重机的实施方案,并对该型起重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诱增交通量的特点和发展阶段,根据交通需求预测理论对诱发交通量预测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诱增交通量的计算模型。结合实例分析了诱增交通量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97.
泥炭的微观结构及工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泥炭的微观结构分析入手,研究了泥炭的性质及特点,包括含水性质、强度性质、固结及次固结性质。通过对苏州泥炭、连云港淤泥、南通淤泥质土3种不同性质的软土进行固结试验,分析了泥炭地基与一般软土地基沉降速率的差别。提出了“次主沉降比”的概念和计算式,采用次主沉降比来确定次固结沉降与主固结沉降的比例。次固结系数与土的次主沉降比有一定关系,对于次主沉降比小于1的土,次固结系数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随着次主沉降比的增大,次固结系数的变化也增大。为了使沉降计算更可靠,建议泥炭地基的沉降计算采用平均次固结系数。  相似文献   
98.
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出现,裂缝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土木工程界,人们对裂缝的研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桥梁整体结构布置、低预应力技术应用、合理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3方面进行裂缝控制研究,引入"弯高比"概念,提出低预应力方式控制裂缝的新理论,为大中跨度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裂缝控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实际运用和推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
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变形及地温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路基在竣工后3 a内的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路基不同位置的地温变化、路基基底沉降变形和路基不同位置沿横向及纵向的沉降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粗颗粒土填筑的过渡段路基对多年冻土区土体有明显的冷却效果,可防止多年冻土上限的下降;路基阳坡的沉降大于阴坡,而沿路基纵向,距离桥台越远路基沉降越大,但路基沿横向和纵向的沉降均满足工程要求;这种粗颗粒土填筑的路桥过渡段可适用于多年冻土区。  相似文献   
100.
沥青高温摊铺时钢筋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分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沥青高温摊铺给钢筋混凝土箱梁造成的影响及其引起的截面温差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建设中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箱梁腹板内预先埋设了温度传感器,在沥青摊铺施工作业时对测点温度进行了实时跟踪观测,采集了大量的温度数据,分析了沥青摊铺引起的箱梁内测点温度分布状况,并对测试断面的温差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拟合了测试桥梁的沥青摊铺温差分布曲线。结果表明:沥青高温摊铺的影响深度在50 cm以内,且温度梯度值较大,对结构会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