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122篇
公路运输   512篇
综合类   547篇
水路运输   283篇
铁路运输   313篇
综合运输   1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大客车电涡流缓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高温对周边零部件、管路、线路正常工作的影响,并提出防范电涡流热害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2.
高等级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入路面结构内部的雨水,是造成并加速沥青路面结构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该文综合考虑了设计、施工和养护等诸方面因素,提出了高等级沥青路面雨水侵渗破坏的一系列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3.
文章介绍了包兰线东岗隧道地质病害情况及其原因分析、整治措施,施工中采用的超前衬砌背后地质探查、回填注浆固结围岩、洞身扩挖衬砌、洞门拆换及防排水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4.
基于路网结构和交通需求数据,对外环西段拥挤症结进行宏观层面的分析,然后通过局部交通节点和交通管理两个层面进一步阐述拥堵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工程性和管理性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65.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防水性和使用的耐久性,如何有效地控制裂缝是混凝土施工成败的关键。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福建省福鼎宁德段高速公路声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确定其沿线所要保护的声环境敏感点,合理科学预测交通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提出减轻噪声污染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7.
朱家垭隧道坍方处理施工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详细介绍了西(安)汉(中)高速公路朱家垭左线隧道坍方的基本情况、坍方原因分析和坍方处理施工方案。施工实践表明,该坍方处理施工方案安全、合理、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8.
雪峰山公路隧道围岩类别动态变化分析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无论是采用弹性波波速还是隶属函数法进行分类,围岩均可归为Ⅳ、Ⅴ类。然而,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支护强度不足或支护不及时等原因,会造成围岩类别的降低。文章分析了这种围岩类别动态变化的成因,提出了识别围岩类别变化处的地质体特征及治理措施。此技术运用于高速公路雪峰山隧道施工中,有效地预防了这类围岩类别变化的灾害发生,有益于隧道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69.
拉之洞隧道是黔桂铁路扩能工程QG3标段新建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全长2 240 m,分别从进、出口同时掘进。2005年7月1日,当隧道从出口端掘进至DK174 610掌子面时,突然发生罕见的溶洞涌泥事故。在此次自然灾害处理中,进行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采用炮震引泥、机械清泥综合处理措施清除了涌出的填充体;制作了钢结构防护台车(并兼做模板台车),浇筑了混凝土护拱,加强了防护设施的安全性和初期支护的强度及整体性。由于采用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隧道于12月10日安全通过了大型溶洞。文章介绍了拉之洞隧道溶洞涌泥概况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0.
为解决杭州市香积寺路西延工程盾构段下穿220 kV半霞线线、半霞线电力管沟横穿东侧明挖段隧道基坑(4#工作井)及燃霞、燃湾线电力管沟与中间明挖隧道基坑呈“L”形交叉等施工难题,首先,通过对盾构施工的影响范围、地表隆陷变化规律以及电力管沟对地表变形适应能力评估的研究,采取优化掘进参数、控制泥水压力、掘进速度、出渣量、盾构纠偏量以及同步和二次注浆等措施对管线进行保护;其次,为降低施工难度,现场采用工字钢横梁顶托混凝土电缆沟和钢筋混凝土盖板托撑电力管沟的就地保护措施对管线进行保护.对220 kV电力管线采取了合理的施工保护措施之后,工程隧道基坑得以顺利开挖,盾构按时始发,既节省了费用,又缩短了工期,同时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