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56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程翔云 《公路》2004,(12):1-6
借助于附加的水平刚臂单元,对曲线梁的弯一扭耦合效应进行了分离。这样,才有可能分别导出两类弹簧支承(竖向的和扭转的)的刚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应用电算程序来分析曲线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的计算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并且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地简化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82.
周良生  彭莫  宋立新 《汽车工程》2007,29(9):812-815
对半拖臂独立悬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建立了实用的计算方法,指出了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83.
双前桥转向机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前桥转向机构包含两个独立的转向梯形机构和双前桥间的转向联动机构—双摇臂系统。文中分析了双前桥转向机构应实现的功能、运动规律和与其它系统可能造成的运动干涉,提出了同时保证双前桥汽车车轮转向时做纯滚动和杆系干涉造成的车轮异常磨损最小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4.
针对机械臂在水下的复杂工作环境以及目前水下机械臂应用的受限性,提出一种线驱动软体机械臂,采用刚柔耦合的结构,利用电机驱动2根绳索,减少驱动单元,降低能耗,提高了机械臂的柔顺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水下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作业需求。同时,采用经典的Denavit-Hartenberg(D-H)建模思想结合克赛拉特杆理论(Cosserat rod theory)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在现有软体机械臂控制方法上,设计试验平台,采用尖顶从动的控制方式检测误差并进行分析,验证了重力因素对软体机械臂控制精度的影响,为软体机械臂在水下应用的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依托电动方程式赛车比赛要求,选取适合电动方程式赛车的悬架类型,对悬架进行合理的设计,并进行车轮定位参数的设定和刚度计算等,然后使用CATIA软件对悬架重要零部件进行建模,导入ANSYS软件对悬架的重要部件进行受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悬架系统重要部件刚度强度符合要求,赛车安装后可以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86.
针对重型特种车独立悬架系统双横臂结构,通过建立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上、下横臂在3倍垂直载荷、侧翻和紧急制动工况下的受力。在此基础上,借助Optistruct拓扑优化软件,基于变密度法对上、下横臂结构展开了以体积分数(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结构位移为约束的拓扑优化设计分析,并对拓扑优化后的上、下横臂结构进行强度校核和跑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结构强度和可靠性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拓扑优化后上横臂结构减重10%,下横臂结构减重7.9%,取得较好的轻量化效果并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87.
汽车四轮定位仪中有一个垂臂零件,它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采用加工中心可以实现,但成本很高。本文采用普通机床,改进了该零件的加工工艺,实现了一次装夹的精密分度达到同样的加工精度,避免加工过程中的工件发生位移,大幅降低了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88.
汽车装配线作为汽车制造过程的关键工序,操作员工多,劳动强度大,因此作为减轻员工作业强度的工艺装备——助力臂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智能制造的推广,汽车制造也逐步向自动化、半自动化的方向转化。文章通过分析总装车间助力臂的特点,以天窗为例,解决来料定位、取料、进入车身等过程遇到的难点,顺利开发了天窗半自动助力臂,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员投入,降低制造成本。最后提出半自动助力臂推广应用的展望,为降低劳动强度,智能制造跨出重要的一步做准备。  相似文献   
89.
为了实现悬架俯仰刚度和侧倾刚度的独立调校,文章对一种双横臂解耦悬架进行了优化分析。运用CAXA和UG等软件确定悬架各硬点初始的坐标,并建立三维模型,利用Adams/car对解耦悬架进行运动学仿真,研究摇臂的几何结构对悬架传递比和解耦度的影响,并对摇臂的几何机构进行优化和校核,最后采用Adams/carinsight模块对解耦悬架的前轮定位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前悬的俯仰刚度和侧倾刚度关联度小,且车轮参数变化理想,满足了设计要求,这对FSAE赛车的解耦悬架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0.
清障车是一种具有道路抢险作业装备,能够起吊和托起事故、违章或损坏车辆,并能快速离开事故现场的专用车辆。文章采用UG软件对吊臂模型处理,通过其自带软件NX NASTRAN对托臂总成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实际作业工况对托臂总成进行约束与载荷施加,使托臂的强度分析更具有可信度。其结果为吊臂和托臂总成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