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8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98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国际海事组织正在研究制定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根据已经提出的参数横摇和纯稳性丧失的第一层薄弱性衡准建议方案,对我国5艘客滚船、5艘集装箱船、5艘油船和5艘散货船进行实船验证,对第一层薄弱性衡准的建议方案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提出必要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以完善新的国际完整稳性衡准规则。  相似文献   
42.
三体船侧体位置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律  丛刚  王耀辉 《船舶》2012,23(4):23-27,37
基于二维半理论的计算软件TRIMARAN研究了侧体纵向、横向位置的变化对三体船运动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船体横摇惯性半径对三体船横摇性能的影响,从而提出一套三体船侧体位置优化方案。通过在低速和高速两种情况下,对三体船侧体纵向、横向位置的变化对三体船的运动响应分析,可以看出:低航速下侧体应布置于靠近主体船艏的位置,有利于三体船运动性能的提升,高航速下则应将侧体放置于主体船尾。同时,根据横摇惯性半径对三体船横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三体船的横摇半径越小越能增加三体船的横摇稳定性。  相似文献   
43.
本文针对生产现场出现的德龙驾驶室二道密封条装配后不合率高,分析出影响二道密封条不合格率高的主要症结是密封条脱落,而影响二道密封条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现场无密封条装配专用工装,经过研制使用,解决了德龙驾驶室二道密封条脱落问题。  相似文献   
44.
喻欣  毛筱菲 《船海工程》2012,41(5):43-46
为了快速预报一艘65 m的围网渔船在任意载况规则波中横摇运动频率响应函数及不规则波中各海况下的横摇角有义值,应用神经网络的原理和算法,以该船7种实际航运载况的耐波性计算数据为训练样本,建立满足精度要求的围网渔船横摇运动神经网络预估模型。并分析吃水、重心高度、航速和浪向对横摇运动的影响。该模型可应用于风浪中船舶航行安全性评估。  相似文献   
45.
随着地铁领域对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时性记录地铁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告警信息,完整地采集保持信号和脉冲信号,更全面地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基于Modbus通信协议,提出采集脉冲信号并形成事件顺序记录的3种方法,即脉冲信号保持、事件信息逐个上传及事件信息统一上传。结合宁波二期地铁实际运营案例,对3种方案在查询时间、数据信息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及性能比对,说明事件信息统一上传这一方案在保证信息完整采集的基础上可以节省33%的查询时间,更适用于地铁事件信息的收集。  相似文献   
46.
为保证汽车侧倾稳定角试验过程中的车辆安全,设计开发了一种用于防止试验车辆发生侧翻安全事故的非接触式防翻装置。该装置通过液压缸驱动防护支撑板,实现支撑板与侧翻试验台上的被试车辆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跟随运动,避免车辆达到侧倾稳定临界角时发生侧翻。经现场试验表明,该装置能够实现设计功能,在不影响试验结果的情况下保证车辆安全。  相似文献   
47.
船舶参数激励非线性随机横摇运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随机纵浪中船舶的参数激励横摇运动。将船舶初稳性高作为时变的随机参数激励,应用随机平均法和FPK方程,分析了船舶的参数激励横摇运动微分方程。考虑航速、船舶瞬时湿表面积及随机波浪,建立了船舶横摇幅值概率密度、概率分布函数及其均值的计算方法。以某渔政船为例,计算了不同航速时船舶随机横摇幅值的概率密度、概率分布函数及其均值。结果表明,参数激励谱峰频率为横摇固有频率的2倍时,发生主参数共振,船舶横摇严重,船舶倾覆发生的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48.
大型船用尾滚筒结构设计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船用尾滚筒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其受力形式及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强度计算的方法,通过对传统结构形式实例建模计算的方式,分析了其应力分布特性及其承载能力的局限性,提出了能有效增加其受载负荷的大型尾滚筒结构形式,并通过实例建模计算的方式,验证了改进型尾滚筒的结构强度的可靠性及其应用形式上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9.
基于动力学性能试验数据,从轮轨力、轴箱弹簧垂向位移和中部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3方面分析了大型养路机械通过曲线时由于较大幅度侧滚造成横向力偏大的原因,通过在转向架和车体间增加旁承限位滚子来减小侧滚幅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措施能大大减小轮轴横向力,增强车辆通过曲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0.
提出了一种半挂汽车主动防侧倾控制方法。搭建了一个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和一个三自由度参考模型;用无迹Kalman滤波的方法,来估计车辆的横向载荷转移率;确定优化目标,运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理论进行最优化求解,得到各车轴的主动防侧倾力矩;在Simulink/Trucksim联合仿真环境中,进行仿真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文的MPC控制器和PID控制器作用下,半挂汽车各状态量皆收敛,且横向载荷转移率保持在0.7以内;相比于PID控制,MPC控制所需的防侧倾力矩更小更均衡,各状态量变化也更加平稳。因此,本MPC控制器在提升半挂汽车侧倾稳定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