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3篇
  免费   260篇
公路运输   1338篇
综合类   1271篇
水路运输   742篇
铁路运输   803篇
综合运输   18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41.
以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错台问题为背景,研究大直径盾构隧道环缝结构的抗剪特性,从结构承载力角度提出有效且可控的抗浮措施,并深入探究环间错台对隧道结构的影响,以确定大直径盾构隧道环间变形控制标准,减小隧道环间错台引起的管片损伤。以深圳妈湾跨海通道为依托,基于材料塑性损伤本构,考虑管片接缝细部构造,根据相关管片环缝剪切原型试验对接缝抗剪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随后,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环向接缝顺剪、逆剪和切向剪切时的错台现象和破坏特征,分析了斜螺栓、凹凸榫对环缝抗剪特性的影响,为大直径盾构隧道环缝结构的抗浮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环缝剪切错台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有效揭示接缝剪切过程中结构的变形特点和损伤特性;环缝接缝的剪切错台过程较为复杂,呈阶段性特征,螺栓和凹凸榫的受力状态是决定接缝抗剪特性的关键因素;凹凸榫能显著提高接缝抗剪刚度和承载力,但也带来接缝应力集中和张开过大等问题,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接缝刚度和变形的适应性;基于环缝错台损伤分析,提出了环缝变形的三级安全评价指标,大直径盾构隧道接缝变形必须控制在Ⅱ级以内,以保证隧道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2.
高速公路隧道入口区域交通事故率高于普通路段,尤其是追尾、撞击洞门事故频发,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为提升高速公路隧 道入口区域的交通安全,在《公路隧道提质升级行动技术指南》对交通工程设施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隧道入口区域交通工程设 施应满足空间路权、驾驶人因和驾驶任务的基本原则。隧道入口区域典型问题集中于可变信息板、标志信息和视线诱导设施上,主 要是信息组合不良、交通标志位置不当、诱导信息不连续和不一致。由此进一步提出隧道入口区域标牌内容、形式和位置的设置建 议,并提出通过增设环形立面标记、隧道轮廓带、警示型线形诱导标、柔性警示柱和防撞桶等视线诱导设施来加强隧道入口区域的 视觉环境过渡的方法。最后,基于空间路权、驾驶人因和驾驶任务3 个基本原则对交通工程设施改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3.
孙红军  谢晓杰  王永贵 《公路工程》2020,(1):173-177,211
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对设置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层进行仿真计算,分别研究了不同弹性模量和厚度的沥青加铺层和应力吸收层对路面结构层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应力吸收层和沥青面层的厚度有利于改善路面的防裂效果,但过大的厚度对抑制反射裂缝作用很小,同时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和造价等。综合施工、应力状态及造价等因素,本文给出的本项目应力吸收层厚度建议值为2.5cm。此外,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吸收层的弹性模量越小,其抑制反射裂缝的效果越好,但过小的弹性模量会降低路面整体强度,造成施工困难、易产生车辙等病害,给出的本项目应力吸收层弹性的建议值为500MPa.  相似文献   
144.
朱兵  翁爽  孙和峰  吴小康 《船舶工程》2020,42(S1):382-384
航行安全入级符号越来越多地受到船东青睐,挪威船级社的NAUT系列入级符号在航行安全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NAUT-OC和NAUT-NAV两种入级符号,结合40万吨和32.5万吨两型超大型矿砂船的实船应用情况,对两种入级符号在桥楼视野、工作站配置、电源供应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望今后对该类航行安全入级符号的实船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5.
李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21-23,36,M0005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重要基础条件,同时其在加强城乡联系、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农村公路深人发展的同时,其交通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并制约着农村公路的发展态势。通过研究农村公路线形与交通安全关系,运用交通仿真软件对农村公路线形设计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并针对其安全问题提出交通安全保障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6.
为评估航道桥下部结构的船撞安全性,以遭受船撞的某内河航道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和相关规范计算受撞击的5号桥墩自身水平抗力、船撞力、墩顶位移,并从墩顶位移和桥墩抗力两方面对受撞桥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5号桥墩的横桥向和顺桥向抗力均由桩基强度控制,分别为2528 kN和1142 kN;事故船撞击工况下,墩顶最大横桥向和顺桥向位移分别为7.6 mm、13.4 mm,满足位移限值要求;沿横桥向和顺桥向的船撞安全系数分别为1.67和0.94,顺桥向的自身抗力不足以抵抗瞬时船撞力,导致桥墩桩基础受损,建议采用增大截面法对受损桩基础进行加固补强,并设置独立防撞墩以保障桥梁结构安全。基于分析过程,总结了桥梁下部结构船撞安全评估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147.
针对高桩码头的检测评估工作中缺少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的问题,对结合干扰能量法的高桩码头结构评估指标进行研究。采用变分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结合高桩码头的结构特点,建立基于干扰能量法的高桩码头结构整体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与现行规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在评估局部构件的同时,还可定量给出结构的整体安全系数,能够反映不同构件对于整体安全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8.
陈华  高杨 《港工技术》2020,(2):97-100
本文结合某港油库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升级项目,介绍了该港根据《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以及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通过多角度评估,建立健全油库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对其全方位的防护。  相似文献   
149.
王立学  曾海权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143-148,M0016,M0017
顶推施工技术作为大跨度钢桁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其不仅能够有效的缩短工期,而且在不影响既有线路正常运营。依托兰州市北滨河西延段工程大跨度钢桁梁顶推施工项目,从施工方法、措施、技术、安全、质量保证上对顶推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对顶推过程中钢桁梁的受力特性进行数值计算与分析,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通过研究大跨度钢桁梁顶推施工技术与工艺流程要点,优化了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状态,并节约工程造价,可为同类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One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goals in transport is found within the vehicle fleet where fuel economy and secondary safety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vehicles impose conflicting requirements on vehicle mass from an individual’s perspective. Fleet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outcomes of the fleet;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mass within the British fleet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partial effects of mass on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secondary safety performance of vehicles.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fuel consumption increases as mass increases and i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fuel and transmission types. Additionally, increasing vehicle mass generally decreases the risk of injury to the driver of a given vehicle in the event of a crash.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depend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fleet, and in particular, is affected by changes in mass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fleet. We confirm that there is generally a trade-off in vehicle design between fuel economy and secondary safety performance imposed by mass. Cross-comparison of makes and models by model-specific effects reveal cases where this trade-off exists in other aspects of design. Although it is shown that mass imposes a trade-off in vehicle design between safety and fuel use, this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it imposes a trade-off between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goals in the vehicle fleet as a whole because the secondary safety performance of a vehicle depends on both its own mass and the mass of the other vehicles with which it colli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