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36篇 |
免费 | 194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629篇 |
综合类 | 8010篇 |
水路运输 | 5380篇 |
铁路运输 | 4141篇 |
综合运输 | 8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13篇 |
2023年 | 289篇 |
2022年 | 500篇 |
2021年 | 720篇 |
2020年 | 795篇 |
2019年 | 495篇 |
2018年 | 465篇 |
2017年 | 533篇 |
2016年 | 482篇 |
2015年 | 725篇 |
2014年 | 1551篇 |
2013年 | 1340篇 |
2012年 | 1860篇 |
2011年 | 1958篇 |
2010年 | 1546篇 |
2009年 | 1499篇 |
2008年 | 1696篇 |
2007年 | 2080篇 |
2006年 | 1999篇 |
2005年 | 1151篇 |
2004年 | 745篇 |
2003年 | 466篇 |
2002年 | 336篇 |
2001年 | 299篇 |
2000年 | 181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30 0km/h高速转向架是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为铁路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研制的一种新型转向架 ,该转向架电机采用半体悬安装方式。文章阐述了该转向架的结构设计理念以及主要部件仿真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情况总结 ,同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2.
天津地铁客流发展规律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地铁网络化运营初步形成后,线网客流出现了急剧性增长特征。详细介绍了天津地铁线网客流成长过程、发展规律和客流特征,包括客流构成、客流时间和空间特征等,以期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过程中的运营管理及客流预测、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信号设备故障约占地铁设备总故障件数的50%~60%,为快速准确解决故障问题,详细介绍了微机监测系统的原理、特点,以及在处理信号设备故障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S700K型电动转辙机的正常道岔动作电流曲线与故障情况下动作电流曲线的对比,为迅速、准确地解决故障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4.
������Сѧ��ͨѧ��ͨ����������У�����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生通学出行是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小汽车迅速进入家庭,利用私人小汽车接送学生上下学的比例逐渐增加,上下学期间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学生通学出行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以北京市中关村地区三所小学为研究对象,对这三所小学进行了大规模摸底调查,以问卷形式调查了学生的居住地分布、交通出行结构、出行距离以及学生家长对乘坐校车的意见及意愿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家长对于开通校车的需求较大,且校车运营的正规性、安全性是吸引其选择校车接送的最主要因素.最后,从运营模式、线路规划、法律保障、交通管理、安全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小学开行校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5.
66.
列车纵向冲击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列车纵向冲击问题,提出了信号采集与处理方案,设计了一套随车采集和分析系统。文中介绍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初步建立了纵向冲击与旅客乘坐舒适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实际演算,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9):32-36
为充分了解轨道动力特性,对有砟轨道动刚度展开研究。通过建立有砟轨道力学模型,分析0~2 000 Hz范围内轨道动刚度的振动特性,得出:轨道动刚度相对于轨道静刚度是随激振频率变化的,轨道动刚度在低频段受激振频率变化影响较小,在中、高频段内轨道动刚度振动幅值随激振频率变化而变化,是系统的固有特性,需通过对构件刚度、阻尼等参数调节。阻尼系数对轨道动刚度的幅值有影响,但不改变轨道的共振频率。质量阻尼系数对轨道动刚度波动范围及幅值的影响小于刚度阻尼系数的影响。阻尼系数增大,轨道动刚度波动幅值增大。 相似文献
68.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6):71-75
目前运营时速160 km以下(双箱运输)有砟轨道隧道内轮廓难以满足大型养护机械(特别是大型清筛机)作业空间需求,通过对新建时速160 km以下电气化铁路(双箱运输)有砟轨道隧道的建筑限界、接触网悬挂方式及布置、大型养护机械空间需求、轨道结构形式、侧沟及电缆槽设置等内轮廓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单双线铁路有砟轨道隧道内轮廓控制性尺寸、拟定内轮廓方案,通过对各型内轮廓方案的结构安全性、经济性及施工便利性比较,给出推荐方案,为通用图编制和纳入规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9.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9):89-93
双丰隧道是牡绥铁路最长的隧道和重点控制工程,其辅助坑道设置对隧道建设本身及牡绥铁路整体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隧道开工后因施工组织受客观条件影响,先后将设计的2座斜井由单车道变更为双车道;在2号斜井工区率先进入第三系泥岩后,开挖变形大,易发生涌水涌泥,施工受阻,通过对比研究斜井、迂回平导方案,推荐增加迂回平导辅助1、2号斜井工区施工;详细介绍斜井断面的拟定及新增迂回平导平、纵断面设计及优化和内轮廓拟定等,最终有效保证了隧道的施工安全和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70.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10):81-87
为解决青岛地铁穿越富水弱胶结地层隧道安全快速施工难题,针对隧道上部天然隔水层保护前提下的支护方案优化,考虑支护结构对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支护方案下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规律与塑性区扩展特征;基于隧道上覆岩层塑性区范围、隧道沉降和收敛值等控制指标优化了支护方案,并结合Peck公式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了地表变形预测公式。结果表明:以超前小导管结合超前锚杆的联合支护体系能够有效控制隧道开挖围岩变形,并对上覆隔水层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优化后支护方案安全、合理、高效,为类似条件下的地铁隧道变形控制及快速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