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3篇 |
免费 | 57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195篇 |
综合类 | 839篇 |
水路运输 | 1319篇 |
铁路运输 | 684篇 |
综合运输 | 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128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83篇 |
2021年 | 157篇 |
2020年 | 191篇 |
2019年 | 128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147篇 |
2014年 | 282篇 |
2013年 | 236篇 |
2012年 | 346篇 |
2011年 | 352篇 |
2010年 | 228篇 |
2009年 | 202篇 |
2008年 | 215篇 |
2007年 | 263篇 |
2006年 | 245篇 |
2005年 | 130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针对目前一些船舶在恶劣海况下遇到的加速问题,以及通过转速禁区时间过长的问题,从螺旋桨匹配和主机内部设计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围绕转速禁区功率裕度,结合相关案例,从轻螺旋桨裕度、转速禁区及MAN主机输出扭矩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32.
针对沉箱重力式码头结构采用国内外不同标准计算,进行各规范计算方法的对比研究。采用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对某新建沉箱重力式码头结构进行计算,重点对比中外规范对不同荷载分项系数以及工况组合差异,分析不同规范工况组合下沉箱重力式码头结构抗倾抗滑稳定性的差异。得出在进行抗滑稳定验算时,美标和欧标组合M2的设计偏安全,中标介于欧标组合M2和M1之间,日标的安全系数偏小;在抗倾稳定验算时,欧标对比中标相对偏安全,美标和日标的综合安全系数高于欧标和中标。本文对比研究可以为国内外沉箱重力式码头工程的设计提供相关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33.
834.
为分析不同RAP掺量下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及RAP掺量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利用马歇尔室内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通过15 ℃和20 ℃下单轴压缩试验,分析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利用3D-MOVE Analysis有限层软件分析移动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再生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及RAP掺量对力学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AP掺量增加,沥青混合料抗压性能有所提高;移动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热再生沥青路面面层动力响应具有拉压应变交替变化现象及应变集中现象,易造成疲劳开裂;前后轮作用在计算点位时动力响应峰值相近,但基层及其下各层存在残余应变的影响;RAP掺量增加结构层内弯拉应变及竖向压应变有所减小,但沥青再生层层底剪应力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35.
近年来,为解决路面反复开挖、架空线网密集等问题,多地规划建设了城市综合管廊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由于城市综合管廊常布设于机动车道下方且埋深较浅,为揭示车辆动荷载作用下浅埋综合管廊及周围黄土路基的动力响应规律,设计制作1∶10的缩尺物理模型,采用半正弦波模拟不同强度的车辆动荷载来研究车辆动荷载作用下管廊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加速度、土压力和应变的动态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动荷载作用下浅埋管廊结构的振动响应频率集中在76.62~110.76 Hz(对应原型10.72~15.51 Hz),车辆动荷载频率主要以低频为主。管廊顶板的加速度响应峰值分别是侧壁、底板的9.1和29.9倍(80 kN工况),且随着车辆动荷载强度的提高线性增长。车辆动荷载幅值超过80 kN(8.16 t轴重)后管廊顶与上覆盖土体间的动土压力作用响应显著增强,管廊侧壁与土体接触面上的动态土压力峰值约为顶板部位的39.8%~61.8%,而管廊底板与下部土体的接触压力变化幅度微弱。随着车辆动荷载强度的增大管廊顶板、侧壁的动态应变响应增幅明显,在顶板与侧壁掖角部位出现一定的应力集中现象,并表现出轻微的不对称变形特征,在城市浅埋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中应加强对上部车辆动荷载影响的考量。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综合管廊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6.
837.
838.
839.
840.